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感慨万分地表示,美国根本就不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原因很简单,就是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26 23:28:30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感慨万分地表示,美国根本就不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人可以不以赚钱为目标,而在美国,不赚钱的事是没人干的。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那句感慨确实说到了根子上,美国跟中国的差距,说白了就是 “家国情怀” 和 “资本至上” 的掰手腕,前者能为长远目标砸钱不眨眼,后者连一分钱短期不回本的买卖都嫌烫手。 就说脱贫攻坚那事儿,放在美国估计得让资本大佬们笑掉大牙,毕竟贫困地区大多偏远,修条路、架个线都得砸真金白银,短期内想靠这些赚回来门儿都没有,但中国就这么干了。 脱贫攻坚那八年,中央财政光专项投入就有 6601 亿,算上地方的总共快 1.6 万亿,这笔钱没拿去搞能快速盈利的房地产,也没投给能立马分红的上市公司,全花在了给贫困户盖房、教技术、修基础设施上。 最后硬是让近 8 亿人脱了贫,12.8 万个贫困村出列,脱贫村通动力电比例达到 100%,光纤和 4G 覆盖率超 98%,连 “三区三州” 那些以前见不到外人的深山村落,都通了柏油路、接上了互联网。 这些投入要是算商业账肯定亏得底朝天,但对国家来说,这是实打实的民生根基,是长远发展的底气。 再看公共卫生领域,中国现在给居民免费提供 14 种疫苗防 15 种病,中央财政每年专项投入超 30 亿,适龄儿童接种率稳在 90% 以上,从乙肝到麻疹,硬生生把多种传染病压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这背后根本不是赚钱逻辑,是为了筑牢全民健康防线,哪怕偏远山区的孩子也能打上免费疫苗,这笔钱花得心甘情愿。 反观美国,疫苗几乎被药企垄断,之前新冠疫苗刚出来时,辉瑞的定价就让不少普通人望而却步,更别说常规疫苗的免费接种了,资本眼里先算的是利润率,不是多少人能用上,毕竟不赚钱的防疫生意,药企才懒得碰。 太空探索这事儿更能看出差别,美国每年太空支出 400 亿美元,比其他国家加起来还多,但早就没了当年阿波罗登月的家国情怀,全靠商业公司撑场面。 SpaceX 的龙飞船船票卖 5500 万美元一张,蓝色起源的亚轨道机票近 3000 万,赚的都是富豪的钱,连 NASA 都快成了 SpaceX 的 “大客户” 而非 “主导者”,毕竟自己没钱搞研发,只能靠采购商业服务。 中国天宫空间站预算才 110 亿,不及美国的三分之一,却踏踏实实搞科研,不仅让航天员长期驻留,还开放给十几个国家合作,根本没想过靠太空旅游回本。这种 “不计小钱算大账” 的思路,美国资本根本学不来,毕竟在他们眼里,不能变现的太空探索就是浪费钱。 半导体这种卡脖子领域更明显,中国企业敢砸钱搞长期研发,完全不看短期回报。联动科技的研发投入占比高达 37.77%,微导纳米一年研发就花 4.19 亿,同比增 36%,把超过 60% 的研发经费砸在半导体设备上,哪怕前几年没盈利也不退缩。 最后真的搞出了国内首台量产型 High-k ALD 设备,填补了 28nm 制程的技术空白,现在半导体在手订单都 67 亿了。美国的半导体公司虽然技术强,但资本总盯着季度财报,要是几年看不到回报,股东早闹着撤资了,哪有耐心等技术突破,毕竟资本可等不起十年八年的研发周期。 最讽刺的是美国的基础设施,曾经的基建狂魔现在成了 “破落户”,近四分之一的桥梁有问题,10% 存在结构缺陷,超过一半的致命交通事故都和道路差有关,还有 1800 万人用不上宽带,大多是没利润的农村地区。 不是没人想修,是私人资本嫌回报周期太长不愿投,联邦政府又拿不出足够的钱,两党还在为资金来源吵来吵去,到 2025 年资金缺口都超 2 万亿美元了。 反观中国,贫困地区的路再偏都能修通,电网再远都能架到,哪怕只有几户人家的山村也能用上稳定电,这种 “亏本也要干” 的操作,美国资本听了都得犯迷糊,毕竟在他们的逻辑里,不赚钱的基建根本不值得动手。 说到底,中国的发展逻辑里有 “国之大者”,赚钱从来不是唯一目标,而是把家国情怀融进每一个项目里。 脱贫是为了共同富裕,疫苗是为了全民健康,空间站是为了科技自立,半导体是为了产业安全,这些投入或许不能马上变现,但攒下的是国家的底气和未来的潜力。 而美国的资本至上就像个短视的商人,只看眼前的账本,看不到长远的布局,难怪鲁比奥会有那样的感慨,毕竟当一个国家愿意为了长远目标 “不计成本”,另一个国家连 “不赚钱的事都没人干”,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而是从根上就不一样。

0 阅读:142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