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出炉的消息! 就在刚刚 中美两国共同宣布 中美第五场经贸谈判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为什么要选在吉隆坡?因为吉隆坡是全球芯片封测市场的重要一环,占据13%的市场份额,美方想分散对我依赖,想法不错,但封测不是设计,不会得到太多核心技术。 美方选吉隆坡谈判,心思全在这13%的份额上。马来西亚2024年就稳占全球封测13%份额,还是第六大半导体出口国。 美国对这儿的依赖藏不住。2022年数据显示,美国约20%的半导体产品来自马来西亚,比台日韩都多。英特尔、美光都在这儿砸钱建厂。 可封测终究是代工。就像给芯片“打包”,设计才是画“核心图纸”,这层窗户纸谁都戳得破。美方想靠这个分散供应链,根本没抓准要害。 谈判前美方又玩老套路。一边派财长和贸易代表组团来谈,一边特朗普喊着要把关税提到155%,纯属虚张声势。 中方的反制早打在七寸上。12月1日起,含稀土超0.1%的半导体物项出口要许可,而中国握全球90%稀土精加工能力。 马来西亚的处境早两难了。7月14日刚实施高端AI芯片出口许可制,明摆着是被迫应对美方要求。既想赚中美钱,又不敢得罪美国。 美方的焦虑藏不住。2025年前四月,马来西亚GPU进口暴增3400%,美国怕这些芯片转道来中国,却拦不住产业依赖。 谈判确实谈了不少干货。出口管制、关税展期、芬太尼合作都涉及,还形成了初步共识,但美方立场依旧强硬。 关税大棒早挥不动了。美国消费者已为关税多掏不少钱,手机、家电等日常支出明显增加,再加税只会更伤自己。 中方的底气来自产业链韧性。从稀土到封测配套,形成了完整体系,美国找替代市场成本直接飙升。 盯着13%的封测份额,恰恰暴露美方短板。核心技术靠抢没用,中国的产业链优势,不是换个谈判地点就能撼动的。 博弈远没结束,但单边施压的时代早过了。稳定的经贸关系才是双方共赢的关键。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