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常在荧幕上看到的于和伟,上学时并不是成绩好的学生,初三那年还复读过。 当时他成绩不理想,家里条件也一般,对未来没什么方向。班主任吴宏斌老师看在眼里,找他谈了次话,说得很实在:“你的成绩考高中有难度,就算考上了,后续读大学的费用,家里也难承担。今年抚顺幼儿师范第一次招男生,分数线不高,毕业能直接分配工作,你可以试试,先有份稳定工作挺好。” 于和伟听了老师的建议,认真准备,最后考上了幼师。毕业后,正好赶上抚顺话剧团招生,他去尝试,顺利考进团里,之后又考上上海戏剧学院,慢慢走上了演员的道路。 那时于和伟是插班生,学校对插班生有规定,每月要交五块钱补课费。他拿不出这笔钱,吴老师知道后,主动跟教务处说:“这个学生我来带,补课费别收他的了;要是学校一定要收,就从我的工资里扣。”于和伟从小没了父亲,吴老师的照顾,让他心里多了份依靠,对老师的感情,也像对父亲一样。 后来于和伟成了演员,有了名气,但他一直没忘记吴老师的帮助,经常提起老师当年的恩情。他的经历里,没有什么戏剧性的巧合,更多的是遇到了一位愿意说真话、伸援手的好老师,帮他在迷茫时选对了路。而他懂得感恩,红了之后也没忘本,这也是大家喜欢他的原因之一。 我们普通人的生活里,也常会遇到这样的人,可能是老师、同事,或是陌生人,一句实在话、一个小帮助,就帮我们渡过了难关。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他曾对你说过什么、做过什么,让你一直记到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