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剩女保护"立法:更像是一种文字狱 山西新规将禁止诋毁大龄未婚女性写入法规,看似为女性尊严撑起"保护伞",实则暗藏语言管控的隐忧,沦为另一种形式的文字狱。 立法初衷或许是对抗"剩女"标签带来的偏见,但法律对"诋毁侮辱"的界定模糊不清。日常闲聊中的调侃、亲友间的催婚言论,是否会被纳入追责范畴?这种对语言边界的过度干预,本质上与历史上的文字狱并无二致——以权力划定言论禁区,让人们在表达时如履薄冰。 更值得警惕的是立法背后的逻辑。将私人领域的语言交流纳入法律管控,看似维护权益,实则压缩了言论空间。当"不婚"需要法律为其屏蔽异见,当语言表达要预设法律风险,这种"保护"已偏离法治初衷。 真正的性别平等,应是社会共识的自然形成,而非靠法律强制规训语言。若以维权之名行管控之实,再完美的立法也只会沦为新的思想枷锁。
山西"剩女保护"立法:更像是一种文字狱 山西新规将禁止诋毁大龄未婚女性写入法
									
										
										本拉风
									
									
										
										2025-10-26 11:50:29
									
								
							
									
										
										0
									
									
										
										阅读: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