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古马塔普拉村的“泼粪节”又火了。视频里,成百上千的村民挤在广场上,捧着牛粪互相扔,脸上糊着黄褐色的“祝福”,空气中飘着难以名状的味道。有外国博主拍视频吐槽:“这绝对是史上最‘粪’的节日体验,我再也不想来了!”可当地村民却乐呵呵地说:“我们觉得特别好,外面人不懂,这是我们的传统。” 这场“泥巴大战”可不是瞎闹。每年排灯节后,古马塔普拉村的村民会提前几天收集牛粪——有的家庭把牛粪捏成圆饼晒干,有的直接堆在广场中央,足足能攒8到10吨。节日当天,男女老少涌上街头,年轻人端着装满牛粪的篮子互相“攻击”,连老人都拄着拐杖凑热闹。按他们的说法,身上被泼的牛粪越多,说明越受欢迎,来年运气越好;要是谁干干净净回家,反倒要被邻居笑话“人缘差”。 这种“以粪为乐”的习俗,背后藏着印度人对牛的崇拜。在印度教里,牛是神灵的化身,主神湿婆的坐骑是白牛,毗湿奴的化身“黑天”小时候也是放牛娃。牛粪在印度人眼里更不是脏东西,而是“大地母亲的礼物”——能当燃料烧,能混进泥土盖房子,甚至被做成“牛粪芯片”“牛粪灯”卖。村里老人说:“牛粪能净化一切,泼在身上就是把去年的晦气洗掉,迎来好运。” 不过,这习俗在外人看来确实“重口味”。有游客刚进村就被牛粪砸中,吓得直跳脚;美国博主拍视频时,镜头里全是飞溅的牛粪,他边躲边喊:“这味道太上头了!”更离谱的是,印度人对牛粪的“信仰”早超出节日范畴:有人用牛粪泡澡治皮肤病,有人把牛粪涂在新生儿身上“消毒”,还有政客鼓吹“牛尿能治癌症”,搞得专家都出来辟谣。 其实,这种“以粪为媒”的社交方式,倒藏着点人情味。村里小伙子要是看中哪个姑娘,就故意往她身上扔牛粪;姑娘要是回泼,基本就是“我答应你了”的意思。节日结束后,大家会去河边集体洗澡,边洗边唱民谣,把身上的牛粪冲掉,也把过去的烦恼冲走。有村民说:“我们从小就这么玩,牛粪是干净的,心也是干净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传统放在现代社会确实容易引发争议。有人觉得这是“文化特色”,得尊重;也有人皱着眉头说:“再神圣也不能拿卫生开玩笑啊!”毕竟牛粪里可能带着细菌,大规模聚集也容易传染疾病。可对当地人来说,这就像咱们过年贴春联、放鞭炮一样,是刻在骨子里的仪式感。 说到这儿,倒想问问大家:要是你被邀请去参加“泼粪节”,会去体验一把吗?还是觉得这种习俗该改改,换个更卫生的方式?来评论区聊聊呗,说不定你的观点能启发更多人! (事件来源:纳豆吐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