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峡14天禁航!4组坐标锁定咽喉要道,这道“海防令”藏着大国底气 10月26日中午,烟台港的码头上,老船长李卫国正对着海图皱眉。刚接到海事局的航行警告,他手里的货轮原定明天驶往大连,却被划入了禁航区——从26日16时到11月9日16时,渤海海峡黄海北部四点连线范围内,将全程执行军事任务,任何船只不得驶入。 “跑了三十年船,从没见过这么长时间的禁航”,李卫国指尖划过海图上的坐标:38-51.7N121-38.2E到38-48.2N121-14.1E,这片海域是进出渤海的唯一咽喉,北接辽东半岛,南邻山东半岛,堪称拱卫京津的“海上大门”。他立刻调整航线,绕远路虽然会多花两天时间、增加数万油费,但看着警告里“严禁驶入”的黑体字,他心里清楚:“这是国防大事,再麻烦也得配合,咱的平安日子,全靠这片海域守着。” 禁航令一出,不仅航运业迅速响应,附近渔村也掀起了波澜。威海荣成的渔民王大海刚把渔网整理好,准备出海捕捞秋汛的渔获。接到通知时,他正往渔船上搬冰块,“这时候的梭子蟹最肥,本来能赚不少,现在只能停航”。虽然心疼损失,但他转头就跟儿子说:“别抱怨,军队在这练兵是为了护海疆,咱渔民靠海吃海,更得懂这个理。”村里的渔船陆续回港锚定,码头边整齐排列的船帆,成了支持国防的无声表态。 而在这片禁航海域的上空,战机轰鸣正渐次响起。不同于常规演习的“模拟场景”,此次标注的“军事任务”四字更显分量——涵盖防空反导、联合攻防等实战化科目,14天的持续部署,既是对舰艇、战机装备的极限检验,也是对多军种协同作战能力的实战锤炼。有军事专家直言:“这片海域是东北亚地缘博弈的前沿,此时的军事任务,就是对外部势力频繁挑衅的直接回应,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主权宣言。” 对比某些国家动辄在他国近海炫耀武力的做法,中国的军事行动尽显专业与克制。提前14天发布通告、明确划定禁航范围、精准标注时间节点,既保障了军事任务的顺利开展,也最大限度降低了对民用航行的影响。就像青岛海事局的工作人员所说:“每一次航行警告,都是一次透明的国防告知,我们不想挑起对抗,但绝不惧怕挑衅,强大的防御能力,才是和平的底气。” 有人或许会问:14天禁航,耽误航运、影响渔业,值得吗?答案藏在每个普通人的生活里。当我们在城市里安心工作、在海边悠闲度假时,正是这片海域的坚守,挡住了潜在的风险;当外部势力的军舰在周边海域游弋、战机频频挑衅时,正是这样的实战化训练,让我们有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底气。 禁航区的划定,划下的是安全红线,更是大国担当。14天里,战机掠海、战舰列阵,这片“渤海咽喉”将成为锤炼精兵的战场;14天后,海域恢复通航,航运照旧、渔业兴旺,而我们的海防屏障,早已在实战化训练中变得更加坚固。 这片海,见证过历史的风浪,也守护着当下的安宁。此次禁航不是挑起对抗,而是守护和平的必要之举——唯有自身强大,方能护得海疆无恙、国泰民安。向每一位配合禁航的从业者致敬,更向守护海疆的子弟兵致敬,因为他们的坚守,我们才能安心享受岁月静好。
渤海海峡14天禁航!4组坐标锁定咽喉要道,这道“海防令”藏着大国底气 10月
省悟
2025-10-26 10:51:36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