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欧盟多国领导人宣布了 2025年10月25日,欧洲多国领导人和北约负责人在伦敦开会,宣布要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这是他们向俄罗斯发出的最强硬信号。他们计划把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慢慢赶出全球市场,还要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帮乌克兰重建家园。 这消息听着挺提气,可细琢磨全是矛盾。先说“把俄能源赶出全球市场”——俄罗斯可是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国、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欧洲自己前两年闹“去俄气”,现在转去买美国液化天然气,价格贵了一倍不止,工业都快搬去亚洲了。现在要全球一起排挤俄能源,亚洲国家买不买账?印度去年就大幅增加俄原油进口,炼成汽油再出口欧洲赚差价;中国和俄罗斯签了长期能源合同,按美元结算的都还在履行。真能把俄能源“赶出去”?怕不是把自家能源账单再翻一倍。 再用冻结资产建乌克兰——俄罗斯被冻结的海外资产有多少?光是欧洲央行里的俄央行储备就有3000亿欧元,还有各大银行、企业的海外账户。可这些钱到底是“冻结”还是“没收”?国际法里没说可以随便把别国资产转给第三国用。之前G7吵过这事儿,瑞士、新加坡这些中立国都犹豫,怕开了头自己的资产以后也被随便动。现在欧盟急着用,难不成是想先斩后奏?到时候俄罗斯反诉,欧洲国家还得赔一大笔。 更扎心的是,欧洲自己先扛不住了。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刚关了本土工厂,因为天然气太贵;法国电力公司警告冬季可能要限电;老百姓的电费单比战前涨了三倍,街头抗议“制裁害了我们”的标语越来越多。领导人们嘴上喊“对俄强硬”,可老百姓的取暖费、加油钱全得自己掏。这制裁到底是伤了俄罗斯,还是先榨干了欧洲? 俄罗斯那边估计早有准备。这几年被制裁惯了,转向亚洲卖能源、和中国用本币结算、发展国内替代产业,抗风险能力比想象中强。欧洲越挤兑,俄罗斯越往亚洲靠,最后全球能源市场可能分成两块:欧美高价买美国能源,亚太大宗买俄折扣油。欧洲这不是“制裁俄罗斯”,是把自己的市场份额拱手让人。 还有个隐藏的问题——制裁越狠,俄罗斯反弹越猛。之前俄乌冲突升级,不就是因为西方制裁触碰到俄核心利益?现在要断能源、动资产,俄罗斯说不定在乌克兰更猛打,或者在别的地方搞反制,比如切断对欧洲的粮食出口(俄罗斯是全球最大小麦出口国)。到时候欧洲不仅能源贵,面包也吃不起了。 说白了,这轮制裁更像欧洲的“政治表态”。领导人们需要给选民看“我们在对抗俄罗斯”,给美国表忠心“我们站在你这边”。至于制裁能不能拖垮俄罗斯,能不能帮乌克兰重建,甚至会不会反噬自己,他们可能没想那么细。反正等到冬天真冷了,能源账单再飞涨,老百姓骂街了,再来开新会想办法——反正政治作秀不用负责。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