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自作自受?德国外长妄议台海问题后,东大拒绝了他的访问,访华行程临时取消,德国企业家傻眼了 德国外长本来打算带着一帮企业家去中国出差,这计划说变就变。26号眼瞅着快到了,中方却没有把他安排进正式行程,让这一趟直接泡汤。 消息出来后,最着急的反而不是外长,而是准备跟着见见中国合作伙伴的德国生意人,尤其是汽车圈和那些搞稀土进口的,他们还打算现场和中国那边聊聊供货和合作,结果梦想一下子落空。 而事情的起因还是德国外长在还没启程之前,就对中国甩出了不少“要求”,要中国放松稀土出口,还单挑台湾问题,希望中方承诺对台不动武,甚至还要中国劝俄罗斯结束战争。 他这些话一出口,不仅让德国民众一头雾水,中国方面更是难以接受。 中国外交部当即给出了正面回应,说这些要求实在不合适,有关台湾的说法已经触碰打到中国底线,所以外长行程被搁置,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的下场。 德国企业家这波算是被自己外长“坑”了,问题是他们根本没想着政治那些事,在意的还是生意。现在行程一取消,等于他们失去了一次重要的沟通窗口。 对于依赖中国原材料的德国车厂,尤其是最近碰到半导体断供和稀土紧缩的难题,这次失约算得上雪上加霜。 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用多说,这一波外交小插曲直接让德国生意圈遭到重击,想缓和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 外长原本这次中国之行还有个用意,是给德国总理下次访华打前站。大老板要来,底下人先察探一下气氛,算是惯例。如今外长去不成,那总理的安排也变得微妙。 中德两国本来打了好多年的贸易交道,合作底子还是有的。可是这次外长的发言直接踩雷,用词让人听着膈应,中国方面自然不会装聋作哑。 其实站在中国的角度,也没什么可含糊的,涉及国家立场的问题不可能让步。德国这边每天忙着出口、进口,而外长一句话让企业界吃不了兜着走。 对于这些企业家来说,关心的还是货能不能顺利进、合作能不能续,而不是外交口水仗。 现在回头看,这次访问取消,外长自以为谈判高手,最后把几家企业的命脉拴在一念之间,结果谁都没捞到什么好处。 不光生意人被晾在一边,总理后续的中德对话也被烘托上不确定色彩,本来想合作共赢,结果因为一句“两岸不能用武力”,让自己先乱了阵脚。 这事也提醒德国官方,与中国打交道,尊重是最基本的。以后再遇见这种事,应该都会更清楚:在中国的核心问题面前,谁都不能指望单方面说了算,老老实实才能把生意做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