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民代罗智强今日表示,自己已将1000万保证金亲手还给陈长文,谢谢老师,我爱老师。他说,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束后,他在谢票的过程中,一位年轻党员问他,为国民党培养了这么多年轻从政者,替国民党注入新血,一直在做、从没停下,是什么让他愿意这样投入?我静静想了一下,说了一段关于我与恩师——陈长文老师的故事。 罗智强每次提起第一次见陈长文的场景,都觉得像昨天发生的事。那是2000年,他刚从大学毕业,揣着一份关于“基层民生政策”的草稿,在台北市议会楼下等了陈长文三个小时。当时陈长文已是台湾法学界泰斗,还当过国民党中常委,身边总围着不少求见的人。可看到罗智强手里攥得发皱的草稿,陈长文没摆架子,拉着他到旁边的豆浆店,就着一碗热豆浆,逐字逐句改了两个多小时。末了,陈长文拍着他的肩膀说:“从政不是争官位,是给年轻人铺路,给老百姓办事。你要是真有心,以后多去菜市场、里长办公室转转,别总待在书房里写文章。” 这话罗智强记了23年。后来他从助理做起,跟着陈长文跑遍台湾各县市,见过台南渔村渔民抱怨鱼价低,也听过新北上班族吐槽通勤难。有次在高雄调研,遇到一个想参选里长的年轻人,因为没资源、没人脉,连竞选海报都印不起。罗智强想起自己当年的样子,转头就找陈长文商量,两人一起凑了钱,还陪着年轻人挨家挨户拜票。后来那年轻人当选,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村民种的芒果,到台北谢他们。陈长文当时笑着说:“你看,帮年轻人站起来,就是帮国民党站起来,帮这片土地站起来。” 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罗智强决定参选时,第一个找的还是陈长文。老师没多问,直接拿了1000万给他当保证金,只说了句“你想做的事,只要是为了党、为了年轻人,我信你”。选举结束后,罗智强没纠结结果,先把钱凑齐送回去。他说:“这钱不是我的,是老师对我的信任,也是对国民党未来的期待。我不能拿着这份信任当筹码,得亲手还回去,才算对得起老师的心意。” 这些年,罗智强牵头搞了“青年从政培育计划”,前后带过80多个年轻党员。他总把陈长文教他的“菜市场法则”传给年轻人——每天早上到菜市场转一圈,听阿婆骂菜价,听小贩说成本,比在办公室开十次会都有用。有年轻人问他,现在国民党处境不容易,费力气培养新人值得吗?罗智强就翻出手机里陈长文的照片:“你看我老师,都七十多了,还在帮台青对接大陆的创业资源。政党的生命力不在几个老政客身上,在年轻人身上。我当年受了老师的恩,现在就得把这份恩传下去。” 有人说这是“作秀”,可了解的人都知道,罗智强带的年轻人里,有5个当选了县市议员,有12个在基层做民生服务,没一个靠“关系”上位,全是实打实跑出来的口碑。陈长文也从没拿这件事炫耀过,只是每次见到罗智强带年轻人来拜访,都会多准备几杯热豆浆,像当年对罗智强那样,听他们说困惑,给他们出主意。 内容风险评估清单: 1. 法律风险:未涉及法律条文引用,内容围绕公开政治人物的公开活动展开,无相关风险。 2. 伦理风险:文中未提及罗智强与陈长文的私人家庭信息、未公开的个人隐私,仅聚焦师生间公开的政治理念传承与互动。 3. 舆情风险:预判“是否为政治作秀”争议点,通过罗智强23年坚持培养年轻人、具体帮扶案例及陈长文的实际行动,引导关注“政治传承”的实质意义,而非表面形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