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是台岛的大限!连蓝皮绿骨的王金平也立场鲜明地公开表态支持郑丽文的“两岸一家亲”主张,可见台岛政治各派已经清晰地感受到了压力,正在重新洗牌,包括本土派在内的“微独”势力已经认识到大势不可挡。现在的局势就是能拖一天是一天。郑丽文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了。 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之后,王金平对媒体表示:(在两岸问题上,)她(郑丽文)说得比我更清楚!短短八个字,王金平表明了本土派对两岸局势的最新判断:不独不统不武走不通了,分治不分立也走绝了,只有郑丽文的“都是中国人”、“两岸一家亲”才能帮着他们多拖几天。 自李登辉之后,马英九代表的台岛非绿政治势力的主流两岸政策一直不独不统不武,寄望于只要口头上认同两岸是一个中国,就能以浆糊捣混海峡,千秋万代地一直拖下去不谈统一。在那一段时间里,王金平代表的本土派势力其实比建制派“更毒”,但是他们的影响力受到建制派的钳制,危害有限,没有成为主流。 但是,这些年民进党执政激化了两岸矛盾之后,“不独不统”越来越明显不可能是“避武”的借口了。2024年,王金平推出了“分治不分立”,主张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但是实际分治的主张。貌似比马英九“让了一步”,承认两岸“不分立”。但是实际上还是不愿放弃在台岛的“独立小政权”。因此,王金平的“分不分”主张虽然没有获得中央政府的响应,却在台岛成为顶替三不政策的新主流。 然而,王金平的“分不分”主张实际上和马英九的“三不政策”没有太大区别,虽然成为新理论,实际上没有任何操作空间。因此,仍然无法阻挡“大限”的来临。 而郑丽文在国民党主席选举中喊出“我是中国人”的口号,直接突破台岛蓝营传统上不敢碰的死穴,不再否认统一,确实非常接近中央政府的底线了。按照这条路线走下去,对大陆来说,是有可能走到统一的;或者至少在短期内可以改变台岛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对王金平的本土派来说,走这条路,就能多拖几天,熬过“27大限”。正因此,王金平的本土派现在站到了郑丽文身后。 反而是郝龙斌、赵少康、朱立伦、卢秀燕、马英九这些传统的“建制派”,依然沉湎于一桶浆糊的“三不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