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控人造钻石出口,芯片博弈迎来新筹码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但如今这些微小的人工钻石正成为国际科技博弈中的重要筹码。 近日,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宣布自2025年11月8日起对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这一决定涵盖了平均粒径小于等于50μm的人造金刚石微粉、特定规格的人造金刚石单晶及制品。 用于装饰、首饰的培育钻石并不在管制之列,政策精准瞄准的是工业应用。 01 精准出击:管制范围明确 中国此次出口管制展现出了惊人的精准度。公告详细列出了六大类受管制物项,从基础材料到高端设备,覆盖了人造金刚石产业链的多个环节。 受到管制的人造金刚石微粉平均粒径小于等于50μm,这些人造金刚石单晶的粒径范围在大于50μm且小于等于500μm。 政策明确将用于装饰、首饰的培育钻石排除在管制范围之外,显示出国家在维护安全与保障民生间取得的平衡。 同时,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及其工艺技术也被列入管制清单,这相当于掐断了高端人造金刚石的制造能力。 02 中国主导:全球供应链的绝对王者 中国在人造金刚石领域占据着全球主导地位。数据显示,全球95%的人造金刚石产能来自中国。 河南一省就贡献了全国产量的80%,占全球产量的70%,河南柘城县被誉为“钻石之都”,其金刚石微粉年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70%和50%。 中国钻石粉出口量持续增长,2024年达到44.7亿克拉,同比增长16.75%。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人造钻石粉末占其进口总量的77%,其中99%用于半导体制造领域。 这种高度依赖使得中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对美国半导体产业产生了巨大冲击。 03 芯片命门:人造钻石的不可替代性 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人造钻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芯片散热是制约芯片性能的关键因素,而人造钻石是目前最佳的散热材料。 英伟达测试显示,采用钻石散热的芯片算力提升3倍,能耗降低40%,数据中心冷却成本减少超50%。 与传统的铜散热材料相比,人造钻石的导热率是铜的五倍。这种性能差距使得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离开了人造钻石,根本无法实现高性能计算。 随着芯片算力不断提升,散热需求也越来越高,人造金刚石微粉在半导体制造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04 市场震荡:供应链的紧急应对 出口管制政策宣布后,全球钻石粉市场立刻出现了剧烈反应。深圳华强北钻石粉价格单日上涨20%,欧美客户携带现金抢购,部分甚至全款预付。 高纯度产品价格涨至120美元/公斤,交货期从1个月延长到2个月以上。美国某国际刀具品牌表示,其美洲业务库存仅剩6周,欧洲区库存不足3个月。 这种抢购潮反映了国际市场对中国钻石粉的高度依赖,以及对未来供应不确定性的担忧。美国半导体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原材料供应危机。 政策公布后,深圳华强北市场迅速反应,钻石粉价格单日飙升20%,欧美客户携带现金排队抢购。有人甚至在社交媒体上预言:“这只是开始,后面还会涨的更高”。 中国制造正从“规模竞争”迈向“技术博弈”的新阶段。钻石 芯片产品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