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以的加沙协议,到底在给谁画饼? 10月22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美国副总统万斯见了面。万斯在记者会上说,美国和以色列正在一起努力,让哈马斯以后不能再威胁以色列。他们还在商量怎么推进特朗普的加沙“20点计划”,觉得这个协议能让中东更和平。 其实这个加沙“20点计划”已经谈了好几个月了。主要内容是哈马斯得放下武器,加沙以后不能有军队,还要成立一个国际部队来维持秩序。以色列答应从加沙撤一部分军,让更多援助物资进去。不过现在两边都在互相指责对方不守信用,比如以色列说哈马斯没交完被扣押人员的遗体,哈马斯说以色列没完全撤军。 这次美国副总统来谈,对三个方面影响挺大。 第一是以色列。内塔尼亚胡现在国内支持率跌到52%,很多人觉得他打了两年仗没结果。要是能签成协议,可能让他的支持率涨一点。但以色列国内的强硬派反对,他们不想放弃加沙的地盘。 第二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想在中东留个好名声,这个协议要是成了,就是他的政绩。而且美国还想拉拢沙特这些阿拉伯国家,一起对付伊朗。 第三是巴勒斯坦。加沙现在78%的房子都被毁了,210万人没地方住。如果协议能带来重建资金,对老百姓是好事。但哈马斯要是被赶出加沙政府,巴勒斯坦内部可能又要闹矛盾。 大家可能会问,哈马斯真的会放下武器吗?以色列真的会撤军吗?其实,哈马斯已经同意了协议里的部分内容,比如交换人质。以色列也确实撤了一些军,但还在加沙留了“缓冲区”。两边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谁也不想先让步。 从历史上看,中东的和平协议大多没成功。比如1993年的奥斯陆协议,最后因为以色列建定居点和耶路撒冷问题黄了。这次的“20点计划”能不能行,还得看美国能不能一直盯着两边执行。另外,伊朗一直在背后支持哈马斯,如果美国不解决伊朗的问题,协议可能也不稳。 再从经济角度说,联合国估计加沙重建要700亿美元,现在只筹到52亿。沙特这些国家说给钱可以,但得以色列先撤军。美国想让其他国家多出钱,自己少花点,这也可能让协议卡住。 实际上这个协议是个机会,但两边都有难处。内塔尼亚胡要平衡国内强硬派和国际压力,哈马斯要在保住地位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之间选。美国呢,光靠压以色列和哈马斯没用,得让伊朗和沙特这些周边国家都参与进来。 说到底,和平不是签个字就行的。加沙的孩子已经在战火里过了两年,他们等不起。这次协议要是又黄了,不知道又要多少人受苦。只是不知道,这次的谈判,是真的曙光,还是新一轮冲突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