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学生秋假,老师却“被加班”?这操作,太魔幻! 最近,宁波的家长群里那叫一个热闹,孩子们即将迎来5天秋假,家长们早早规划好了出游计划,满心欢喜地准备带着孩子去拥抱大自然、增长见识,亲子游的热潮在这座城市悄然兴起。可谁能想到,另一边老师群里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有老师在社交平台晒出学校通知:学生放假,老师却要留校参加教研或文体活动,还禁止外出旅游,已购票的得立即退票 。这一下,老师们炸了锅。一位小学班主任无奈吐槽:“孩子放假我们上班就算了,还得随时待命接托管,这哪是假期,分明是换个地方加班。”还有老师早早安排好了全家的迪士尼之旅,光机票酒店就花了三千多,这下只能无奈退票,手续费就亏了五百多,心疼得直叹气。 10月21号,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回应了,工作人员轻飘飘一句“这是全市统一安排,可能会组织培训” ,至于家长把孩子送学校托管的事,也是各校自行决定,含糊其辞的回应,让矛盾彻底爆发,瞬间登上热搜,网友们也分成两派激烈争吵。 心疼老师的网友愤怒开麦:“学生要休息,老师就不需要吗?《教师法》白纸黑字写着老师有带薪休假权!”“老师也有家庭,凭啥学生放假老师就得留守?” 还有人对比浙江其他地市政策,杭州老师能轮休,温州把培训安排在周末,怎么就宁波搞“一刀切”呢? 可另一派也振振有词:“老师都有寒暑假了,比我们多俩月假,少放几天咋了?”“春秋假本来就是给学生减负担的,老师辛苦点应该的。”但这种说法真的站得住脚吗? 先不说老师寒暑假里藏着多少培训、家访和备课任务,单看这次宁波的操作,就完全背离了政策初衷。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李斌明明强调春秋假要“兼顾师生需求,弹性安排” ,还得“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长”。可宁波呢,既没缩短寒暑假,又把老师的秋假“吞了”,这不是变相给老师增加工作量吗?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禁止外出”规定。网友犀利吐槽:“就算要培训,下班后时间也是老师自己的,凭啥剥夺旅游自由?” 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渴望在假期陪陪家人、放松身心。一位教龄十年的语文老师无奈诉说:“平时从早忙到晚,就盼着假期能陪生病的老妈去趟北京,这下全泡汤了。”听着就让人心酸。 再看看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湖北恩施把春假和清明连起来,师生同休;广州明确“不搞一刀切”,各区自主定方案;同省杭州老师能轮休,还请校外辅导员带孩子开展春托班活动,老师不用全程盯班。人家都在积极探索“减负”之路,宁波却反其道而行之,给老师“加负”,这政策执行得实在太失败。 家长们也有自己的担忧。鄞州区的周先生坦言:“要是让老师托管,我们也不好意思,人家本就该休息。”还有家长担心,老师带着情绪上班,教学质量能保证吗? 说到底,春秋假本是个“双赢”的好政策,既能让学生放松,也能让老师充电,还能拉动消费。可宁波这波操作,硬生生把“双赢”变成了“单赢”甚至“双输”,既寒了老师的心,又让家长不安。 教育局一句“可能组织培训”,可这培训非得在假期搞吗?很多老师吐槽:“平时周三下午就有教研时间,非要堆到假期,纯粹是形式主义。” 而且为啥不提前通知?等老师订好票才说,这不是故意折腾人嘛!归根结底,就是政策考虑不周全,执行简单粗暴,完全没把老师权益当回事。 春秋假本是个充满创新和善意的政策,承载着让教育更人性化、更温暖的美好愿景。宁波却因为不合理的执行,把好事办砸了。真心希望教育局能尽快重视起来,别让“禁出游”“强留校”这些规定,继续伤害老师们的感情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接力,只有学生能安心休息,老师有工作动力,家长无后顾之忧,这政策才能真正落地开花,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合理的解决方案吧!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