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五大遗憾: 第一:没有活到一百岁 他生前曾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

另子维好故事 2025-10-23 21:27:38

毛主席的五大遗憾: 第一:没有活到一百岁 他生前曾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意思就是,按照老传统,如果人可以活过73和84这两个年龄,就能活到一百岁。 60年代外宾来访时曾说过这个问题,外宾说:“您身体很好,活到一百岁不成问题”,毛主席摇摇头说:“人哪有不死的。”外宾还说:“如果您晚年身体不好,可以去国外治疗,国外的医疗好。”毛主席又说:“我哪也不去,要么死在北京,要么死在韶山。” 其实毛主席一生身体都不错,一直在晚年才被疾病困扰,他曾想回到韶山,然而未能如愿。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1976年9月9日逝世,终年83岁。如果真的撑过84岁,或许真能活到100岁。     第二,没有看到长江大坝 毛主席多次畅游长江,他曾和卫士说起自己的一个宏伟设想,那就是在长江上游的某个地方修建一座大坝,用以“截断”流经四川省境内巫山的长江水,使位于“高峡”处的长江中游出现一个大的蓄水湖。他还风趣地说,如果传说中巫山上的神女看见了,也会对发生在人世间的巨大变化感到吃惊啊!工作人员顺着毛主席手指的方向远远望去,但见江面上渔帆点点,矗立在江岸边上的宜昌城隐约可见。 毛主席的这一设想是多么的宏伟啊!它体现了一位伟大领袖对国家建设的高瞻远瞩和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40多年后,长江三峡大坝真的屹立在了宜昌的江面。“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成为了现实,如果毛主席在九泉之下闻得此事,定会“当惊世界殊”。他的设想得以实现,这是对他伟大思想的最好诠释,也是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第三,和贺子珍1959年的重逢竟然是最后一面 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与贺子珍迎来了一次重逢。此时,距离他们上次见面已经过去了22年。22年的阔别,22年的等待,贺子珍心中满是对毛主席的思念与牵挂。 这次重逢,贺子珍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毛主席的住处。他们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回忆了过去的岁月,也谈到了各自的经历。然而,当时的毛主席肩负着党和国家的重任,面临着诸多复杂的问题和挑战,而贺子珍也有着自己的生活轨迹。这次见面后,他们没想到这竟然是最后一面。贺子珍与毛主席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曾共同经历了艰苦的革命斗争岁月。这次重逢的短暂和意外,成为了毛主席心中的一个遗憾,也让后人对他们之间的情感故事感到唏嘘不已。 第四,梦想写一本书,是非功过后人评说 毛主席对卫士张仙朋说过自己有三大志愿,其中一个就是想“写一部书,把自己的一生写进去”,“让世界人民去评论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一生经历了无数的风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又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有着太多的故事和经验值得总结。 虽然毛主席没能亲自动笔实现他这一最后的“写书”志愿,但他已经以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完成了这一伟大志愿。他的功绩和思想,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矗立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 第五,台湾没有解放 台湾问题一直是毛主席心中的一个牵挂。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就致力于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他拟定了解放台湾的计划,但因朝鲜战争的爆发,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解放台湾的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 此后,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毛主席始终没有放弃对台湾问题的关注和努力。他积极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寻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他深知,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然而,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和国际因素的影响,直到毛主席逝世,台湾也没有解放。这成为了他的遗憾。

0 阅读:96
另子维好故事

另子维好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