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家政行业乱象丛生,信任危机令人堪忧。马未都曾雇过一位河北乡下来的保姆,起初手脚利索、家务井井有条,但不久后,小物件开始莫名其妙地丢失,调味品也被偷拿。虽然对方嘴上说没事,但行为却让人心生疑窦。最终,马未都果断解雇了她。他指出,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心态的问题:贪小便宜会酿成大祸。 相比之下,香港的菲佣却稳如泰山。2024年底,香港有36.8万外佣,其中一半来自菲律宾,培训体系完善,从入营到考核,课程涵盖英语、护理、礼仪。她们以专业、诚实著称,干活全包,从家务到带娃养老,成为家庭的“贴心人”。菲律宾政府自1974年起,将海外务工作为国家战略,培训体系成熟,寄钱回乡改善家庭生活,成为外汇的重要来源。 反观内地,保姆行业虽大,却乱象频出。培训多为短期速成,服务参差不齐,甚至出现极端案件。行业监管松散,心态差异导致矛盾频发。马未都强调,专业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制度和培训培养出来的。香港的“菲佣模式”值得借鉴:从中学开始普及家政课程,政府设立门槛,企业统一培训,打造真正的“专业保姆”。这不仅能保障家庭安全,也能让行业走向规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