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今天(10月23日)报道:“欧盟考虑对华稀土出口限制采取反制措施。欧盟委员会正研究对中国近期实施的稀土出口限制采取反制行动,并与七国集团(G7)伙伴协调应对。欧盟负责经济事务的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周三表示,委员会正评估一系列可能的反制选项,以应对中方的新措施。” 欧盟被美国用关税狠揍时唯唯诺诺,如今倒想对中国稀土反制重拳出击了? 先看看欧盟这波操作的背景:中国从今年4月开始收紧稀土出口审批,10月9日又把钬、铽、镝等五种稀土元素纳入管制范围,还要求半导体用户必须解释用途才能拿到许可证。欧盟坐不住了,一边说要和G7协调对策,一边放话要动用“反胁迫工具法案”这种“贸易核武器”,甚至打算把12家中企列入黑名单。 但欧盟这招“反制”,说白了就是纸老虎。为啥? 因为欧盟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比俄罗斯对欧洲天然气的依赖还深。欧洲央行的数据显示,欧盟90%的稀土精炼产能靠中国,97%的新能源汽车磁体得从中国进口。 更绝的是全球稀土加工环节85%都在中国手里,就算欧盟在非洲、澳大利亚找到矿,没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那些矿石就是一堆废石头。 欧盟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他们搞的“关键矿物联合储备计划”,专家说至少得5到7年才能投产。换句话说,欧盟现在要是真对中国稀土动手,先死的肯定是自己。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稀土,要是供应链断了,大众、宝马的电动车生产线都得停摆。荷兰冻结安世半导体资产后,欧洲车企已经急得跳脚,私下里求着中国企业在欧洲建厂时分享技术。 更搞笑的是欧盟一边喊着“反制”,一边偷偷从中国进口稀土。今年8月,中国对欧盟的稀土磁铁出口量暴涨21%,前8个月总量超过2万吨,是美国进口量的三倍。 前脚刚接完中国的稀土货轮,后脚就想发制裁令,这种“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操作,连欧盟内部都看不下去。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直接反对制裁,说这会“摧毁欧洲制造业”。 欧盟这波操作,本质上是在美国压力下的无奈表演。美国一直想拉着盟友围堵中国,但欧盟心里清楚,和中国脱钩等于自断经脉。看看G7内部的分歧就知道:美国想对中国稀土加征关税,加拿大企业却说“中国仍将是这一领域的主导者”。法国财长勒梅尔嘴上喊着“摆上所有报复选项”,但马克龙访华时刚签了200亿美元的飞机大单,根本不敢真和中国撕破脸。 更何况国的应对策略更是稳准狠,一方面,中国明确表示稀土管制只针对军事和敏感技术领域,民用申请走“绿色通道”快速审批。这种精准打击成功分化了欧盟和G7,德国车企率先拿到定向供应,立陶宛的新能源企业却因为站队美国导致进口减少40%。 另一方面中国在技术上严防死守,不仅限制稀土加工技术出口,还建立“稀土人才图谱”,防止西方挖角。澳大利亚和德国合作的稀土项目,就因为缺乏中国技术,投产时间推迟到2030年,成本还高出三倍。 欧盟现在的处境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所谓“反制”不过是政治作秀,真要动手只会让自己更惨。中国稀土牌的分量,早在中美关税战中就已经验证过——美国加征100%关税后,自己的通胀率飙升,最后不得不灰溜溜地回到谈判桌前。欧盟要是学美国的老路,下场只会更难看。 说到底,欧盟的“反制”就是一场闹剧。他们既没有美国的政治霸权,也没有中国的产业优势,却硬要在大国博弈中刷存在感。 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掌握核心技术和供应链的国家。中国手里的稀土牌,不是用来威胁世界的,而是告诉所有人:尊重规则,才能合作共赢;搞对抗,只会两败俱伤。欧盟要是想清楚这一点,就该放下身段和中国谈合作,而不是跟着美国瞎起哄。 来源:法国国际广播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