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饶,一对夫妻家里有两个“睫毛精”宝宝,睫毛长2厘米,很多人都以为他们是混血宝宝,但孩子妈妈表示:家里没有混血,是天生的。 信息来源:都市现场 江西上饶,父母都是汉族,祖上也没外国血统。 但是2个孩子的睫毛都很长,特别是弟弟的又浓又密,长度居然差不多2厘米。 老王太太逗笑说,家里没人给孩子涂增长液,也没用什么秘方,孩子就是天生这样。 可每次出门前,她都得拿出那把迷你小梳子,把儿子的睫毛梳理顺了,才肯让他往校车方向走。 风一吹,睫毛就乱成小毛球,不仅挡视线,还能戳到眼珠,让人看了都心疼。 这对姐弟俩,一个上三年级,一个刚上幼升小,全家人也没想过要把睫毛剪短——这可是他们俩的小“专属标签”。 可有的邻居好奇问:“不会是混血吧?” 更有网友调侃,“得去Tony老师那打薄”“扎个睫毛马尾降降温”。 其实,无论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都有人长睫毛,但像这俩孩子浓密又超长的,可真罕见。 那到底为啥会这样?南昌爱尔眼科的朱主任给了个靠谱答案:这是先天的良性特征,跟病没半毛钱关系。 人睫毛长短,最简单要数一对基因,长的叫A,短的叫a。 如果父母俩个都是“Aa”状态,孩子拿到长睫毛的机会就高达75%,姐弟俩偏偏都拿了长睫毛那份,叠加起来就更夸张。 更厉害的是,还有一个叫FGF5的基因,专门给睫毛发育设“停生闸”。 正常情况下,睫毛生长个30到45天就停了,万一这个闸门不好使,生长期能延长到90天以上,长度轻松破12毫米。 要是再加上SOX2、FOXD1、LHX2几个“增量”基因,每多一个就像给睫毛加一厘米,合起来就能冲到18、20毫米。 别忘了,男孩子体内的雄激素比女孩子多一点,毛发长得更粗更密,所以弟弟那种“刷子效果”完全符合常规。 再说大数据,全国高校联合调查显示,汉族孩子眼睫毛平均长6到8毫米,能超过10毫米的只占5%,超过12毫米的才1%,能长到15毫米以上的更是稀罕。 不用怀疑,这属于正态分布里的“长尾”现象——虽然概率低,可绝对人数还不少。 再加上偶尔出现的隔代显性跳代或新发小突变,也难怪会冒出这样一对“睫毛精”姐弟。 家长们也别着急给孩子乱用睫毛夹或小增长液。 医生特别嘱咐:儿童期千万别用含激素那种“增长水”,免得色素沉淀、眼压上升。 只需每天用温水把眼周轻轻洗干净,再用软梳子梳梳就行;若担心,还可以定期做个眼底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排查,彻底放心。 看完这对姐弟,你就明白了:长睫毛不是混血的专利,也非异常病症,它只是基因“组合游戏”的一个小意外。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小惊喜,老王太太现在怎么看孩子的睫毛? 当然是“爱不释手”,毕竟这2厘米的小扇子,不管风吹不吹,都能让人多看两眼。 这两个孩子确实长的好可爱,让人羡慕极了!其实孩子睫毛长不长也没关系,他们健康成长就好,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