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代表撂话,会对我们的反制进行回击!10月21日,根据外媒报道,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发表声明称,华盛顿将适当回应中国为占据主导地位而针对关键工业部门的攻击。中国恐吓企图不会阻止美国重建其造船基地,我们会对中国为占据主导地位,而针对关键工业部门的攻击做出适当回应。 这事儿的由头是今年4月,美国拿“国家安全”当借口,宣布对中国船舶收高额港口费,打算从每净吨收50美元,一年年涨到140美元,还让盟友一起帮忙“孤立中国航运”。这招够狠的,明摆着冲中国造船业来的,要知道2024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占了全球55%以上,全球第一的份额,美国就是想靠涨运费削弱咱们的竞争力。 可中国也不是软柿子啊!到了10月14号,中国交通运输部直接出台了《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办法》,对美国资本控股的船舶,按每净吨400元人民币起步收费,之后也逐年涨到1120元,就是明明白白的对等反制。 不光这,商务部还把韩华海洋的5家美国子公司列进反制清单,不让中国企业跟它们合作,要知道韩华费城造船厂承包了美国50%《琼斯法案》下的商船建造,这一下直接掐住了美国本土造船业的“嗓子眼”。 更绝的是,中国反制范围还包括了所有“美国资本间接持股25%以上”的船舶,像摩根大通、花旗这些华尔街巨头控制的船队都在里面,这下美国航运业直接“大出血”。全球有3120艘船受影响,估计以后中美之间一个集装箱的运费得涨600到800美元,美国消费者一年得多花300亿美元,本来美国通胀就没压下去,这不是雪上加霜嘛! 再说美国嚷嚷的“重建造船基地”,现实简直打脸上了。数据在这儿摆着,美国造船产能占全球还不到1%,造一艘集装箱船的成本比中国高好几倍,核心供应链早断了。就说美国海军的“福特级”航母,造价超130亿美元,工期还拖了十年;而中国同吨位的福建舰,造价才是它的三分之一,建造时间还短一半。 更讽刺的是,美国所谓的“造船复兴计划”还得靠中国技术。美国船厂80%的龙门起重机都是中国振华重工造的,真要是中国断供,美国造船业直接就得停摆。这“卡脖子”的尴尬,美国心里门儿清,可就是不肯承认自己产业空心化是自找的。 其实中国的反制全是按规矩来的,一点毛病没有。首先是照着《反外国制裁法》和《国际海运条例》来的,明明白白针对美国的歧视性措施搞对等反制;其次是打在点子上,韩华海洋美国子公司被制裁后,美国本土商船造不出来,直接影响了《琼斯法案》下的沿海贸易(这法案要求美国港口之间运输必须用本土造的船)。 而且中国反制还留了余地,比如规定同一艘船一年最多就收5次特别港务费,不想把全球供应链搅得太乱。可反观美国,它搞的关税措施不光针对中国,连欧盟、加拿大这些盟友都被坑了,搞得全球航运成本猛涨,国际航运公会都忍不住骂它“破坏多边贸易秩序”。 说真的,历史早证明了,贸易战从来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2018年特朗普就跟中国打贸易战,结果呢?美国跟中国做买卖的逆差没降下来,反而涨了,2024年都到3600亿美元了,美国企业和老百姓平白多花了1.2万亿美元。 这次针对造船业的制裁也一样,美国农业出口商因为运费涨了,大豆、玉米的市场都被巴西、阿根廷抢了;美国本土造船业因为成本太高,订单都跑到中国和韩国去了。 而中国这边,反制反而倒逼咱们产业升级了。比如现在加速搞自己的航运技术,2025年国产LNG船的订单量就能拿到全球第一;同时还通过“一带一路”拓展新市场,2024年跟“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占比都到51.7%了,不用再太依赖美国市场。 说到底,美国贸易代表那套狠话,说白了就是看着中国工业起来了,又焦虑又害怕。可现在都啥年代了,单极霸权早不流行了。中国搞反制不是要跟美国对着干,而是要护着自己的合法权益,守好多边贸易的规矩。就像商务部说的,“中美经贸关系能扛住,就是因为双方利益绑在一起,有分歧得坐下来平等谈”。 真心劝美国政客醒醒,现在是全球化时代,想靠制裁、孤立遏制中国,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与其在那儿虚张声势,不如好好坐下来谈判,相互尊重、互利共赢才是正经事。毕竟世界经济经不起“新冷战”折腾,中美好好合作,对大家才都是好事。
中方再次掀桌,美拒缴163万港务费,特朗普一口咬定:政策出问题 这哪里是“拒
【20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