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牺牲俩月后,蒋介石仍不肯善罢甘休,对吴石副官也下了死手! 1950年8月10

云瀚四海 2025-10-21 14:41:57

吴石牺牲俩月后,蒋介石仍不肯善罢甘休,对吴石副官也下了死手! 1950年8月10日,台北马场町刑场的一声枪响,带走了一个名叫王正均的年轻人。这个福州籍国防部中尉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是写给堂弟的绝笔:“四婶只我一子,未奉终养,天下以均为不忠不孝之人”。直到60年后,这封染血的家书才从台湾辗转回到大陆,揭开了这位无名英雄与吴石案交织的隐秘往事。 1949年的福州,25岁的王正均绝不会想到自己即将卷入历史的漩涡。当时他刚通过邻居聂能辉——一位曾从皖南事变死里逃生的新四军战士——秘密加入中共地下组织。这个出身贫寒的文员写得一手好字,被安排进入国民政府国防部担任吴石将军的副官。当吴石奉调台湾时,组织授意他随行潜伏。在松山机场登机前,聂曦将抄有沿海军事部署的胶片缝进大衣内衬,而王正均负责传递的每一份公文,都藏着金门、舟山群岛的防务变动。 1950年1月成为整个间谍网络的转折点。随着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叛变,朱枫身份暴露。王正均冒死将盖有军法处公章的特别通行证送抵机场,助其飞往舟山。这张后来被称为“催命符”的纸条,成为特务顺藤摸瓜的关键证据。当审讯者以“只要指认吴石就能活命”利诱时,这个月薪仅42银元的副官选择了沉默。判决书显示,军事法庭原本只判他七年,蒋介石亲自下令改判死刑。刽子手后来回忆,临刑前王正均突然高喊“新中国万岁”,被用毛巾堵住了嘴。 在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的王正均墓前,摆放着一份特殊复制品——2013年从台北六张犁乱葬岗找到的骨灰盒标签,上面“国防部判决罪犯”的字样早已褪色。当年与他同期牺牲的聂曦,因在刑场拒戴头套留下历史照片而广为人知,而王正均的故事直至2011年才被民政部确认为烈士。北京无名英雄广场的纪念墙上,他的名字与846位潜伏者并列,但鲜少有人知道,这个“吴石案从犯”其实传递过解放军攻台最关键的情报:1950年5月,他送出的台湾海峡水雷布置图,让三野避免了厦门海域的惨重损失。 台湾“国防部”2000年解密的档案显示,当年搜查王正均住所时,除了那封绝笔信,还发现了一本《联共(布)党史》。特务在报告中写道:“该犯至死未交代同党,仅反复强调‘信仰无罪’。”这种近乎宗教式的执着,与当下某些历史叙事中“被胁迫参加革命”的论调形成鲜明反差。当后人争论“值不值得为理想付出生命”时,这个26岁青年用五字遗言给出了答案——我无言可诉。王正均烈士

0 阅读:0
云瀚四海

云瀚四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