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啊,哈马斯果然上当了。不得不说,这出“停火-释放人质-翻脸”的戏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算是玩得炉火纯青,连一点掩饰都懒得做。2025年10月那阵,在美国斡旋下,哈马斯跟以色列好不容易谈妥停火协议,说好哈马斯分阶段释放全部240名人质,以色列这边就分批放,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还得扩大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可结果呢? 哈马斯这边刚把最后一批人质交出去,以为能给加沙百姓换几天喘息,以军的战机48小时内就炸到了加沙上空,对着数十个目标狂轰滥炸,还嘴硬说“所有目标都跟哈马斯有关”,又是武器库又是火力点,搞得好像自己多占理似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哪是什么“回应哈马斯违约”,分明是早就设计好的圈套。 其实,这停火协议从一开始就透着不对劲,满是算计的味道。协议刚生效没几天,以色列就开始找碴,先是抱怨哈马斯移交人质遗体的速度太慢,鸡蛋里挑骨头;接着又拿“安全威胁”当借口,把拉法口岸给关了,原本该运进加沙的人道主义物资全堵在外面。 要知道那会儿加沙早就缺粮缺水,多少老百姓等着这些东西救命,以色列倒好,协议里的承诺转头就忘,明摆着没打算好好履约。更讽刺的是,等哈马斯实打实把所有人人质都交完,没了谈判筹码,以色列立马变脸,抛出个“哈马斯计划发动新袭击”的理由,连点像样的证据都没有,就堂而皇之地重启军事行动。 这套路熟得让人恶心,2014年加沙冲突那回,以色列就是这么干的:先签停火协议骗哈马斯放松警惕,等对方按规矩来,自己转头就用“火箭弹袭击”当借口开打,这么多年过去,哈马斯居然还没吃够教训,实在让人着急。 内塔尼亚胡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撕毁协议,根本不是一时冲动,全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小命。他现在的执政联盟本来就不稳,极右翼政党“犹太力量”一直咬着要“彻底消灭哈马斯”不放,之前因为签停火协议,内阁都快闹崩了,执政联盟的席位缩到只剩微弱多数。2025年的政府预算还等着议会通过呢,要是不赶紧用军事行动讨好极右翼,预算通不过,他这总理位置就悬了。 而且他自己还背着官司,2023年哈马斯突袭事件里,他应对不力,正被司法调查盯着,现在重启对加沙的打击,就是想装成“战时领袖”,把国内注意力从他的丑闻上移开。这种“以战止谤”的把戏,以色列历史上又不是没演过,2006年黎巴嫩战争时,奥尔默特政府就靠这招转移过腐败丑闻的焦点,内塔尼亚胡不过是照猫画虎,可偏偏就有人吃这一套。 最可惜的是哈马斯,明明手握人质的时候还有谈判的底气,却偏偏误判了局势,把“善意”当成了能换和平的筹码。他们大概以为,只要按协议释放所有人质,国际社会就会站出来施压,逼着以色列履行承诺,可他们忘了两件最关键的事: 一是以色列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停手,内塔尼亚胡多少次公开说,只有哈马斯彻底解除武装、加沙变成“非军事化地带”,战争才会结束,释放人质不过是以色列用来堵国际舆论嘴的手段,根本不是最终目的; 二是国际社会的双重标准早就烂透了,联合国虽然喊着停火,可美国自始至终都站在以色列那边,特朗普政府甚至私下放话,要是哈马斯不配合,就默许以色列恢复军事行动。等哈马斯把最后一个人质交出去,手里彻底没了牌,再想跟以色列谈,人家连搭理都懒得搭理,这不就是明摆着的“先缴枪再挨打”吗? 现在的加沙,早就成了人间地狱。截至2025年10月,近17万人在空袭中受伤,190万人没了家,只能挤在临时避难所里,92%的住房都被炸毁,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难找。联合国的报告里写得清清楚楚,加沙正在闹真真切切的饥荒,5.1万名儿童严重营养不良,瘦得只剩皮包骨,可以色列的空袭还在继续,而且根本不管什么民用设施,医院、学校照样炸,美其名曰“打击哈马斯据点”,实际上就是在搞“集体惩罚”。 说真的,哈马斯这次的遭遇,算是给所有想跟以色列谈“善意”的人提了个醒:在中东这片土地上,光靠退让和妥协换不来和平,以色列的扩张主义本质就摆在那儿,只要他们还想控制加沙,就绝不会轻易放弃军事手段。 哈马斯要是真想保护巴勒斯坦人,与其一次次掉进以色列的圈套,不如好好想想更务实的策略,别再让老百姓跟着受连累。而国际社会也该醒醒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一次次变成废纸,美国一边喊着“人权”一边给以色列递武器,这种装聋作哑的态度,只会让加沙的悲剧越演越烈。要是真有心调停,就该拿出实际行动,比如对以色列实施制裁,逼着他们回到谈判桌前,而不是任由内塔尼亚胡胡作非为。 说到底,战争里没有真正的赢家。真希望有一天,加沙的硝烟能彻底散掉,孩子们不用再在防空洞里睡觉,能在阳光下好好跑一跑,不用再害怕下一秒会不会有炸弹掉下来。可现在看,这个愿望还远得很。
郑丽文这一次学聪明了!在赖清德,民众党纷纷对高市早苗成为日本首相发出贺信之后,这
【4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