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被炸成红色,450亿立方米天然气厂被炸,乌无人机奔袭1500公里玩了一把大的! 泽连斯基在美国又遭训斥,特朗普明确提出了以现有军事控制线为基础停火的要求。乌克兰方面表示他们对美国很失望,并且表示对于割让土地的主张不赞成。对于乌克兰而言,现在确实很艰难,北约已经明显减少了对乌克兰的援助,并且特朗普对乌施压力度也是越来越大。另外在战场上,乌克兰每天都在丢失土地。 乌克兰这把"大的"根本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被逼到墙角后的绝地反击。自从特朗普今年第三次召见泽连斯基,这场被欧洲官员形容为"充满火药味"的会晤就注定改变战局走向。 当时特朗普把前线地图扔到一边,用爆粗口的方式警告泽连斯基"要么交土地,要么被摧毁",甚至复述普京的原话来施压。 更让基辅寒心的是,美方随后就冻结了原本承诺的60亿美元军事援助,而北约盟友们也跟着踩刹车,德国宣布暂停"爱国者"防空系统的交付,法国则把承诺的炮弹数量削减了三分之二。 战场上的现实更残酷,乌军总参谋部每天更新的战报都在显示,顿涅茨克方向的防线正以每天数百米的速度后退,俄军的瓦格纳雇佣军已经摸到了斯拉维扬斯克的外围。 这种时候不反击,难道等着被按在谈判桌上割地?乌克兰战略产业部长卡梅申早在去年就放话,他们有航程1250公里的国产无人机,当时很多人以为这只是宣传口号,直到圣彼得堡附近的油库被炸,大家才意识到基辅没说空话。 新华社消息,乌克兰一口气出动了45架自杀式无人机,长途奔袭1500公里,对位于俄罗斯腹地的奥伦堡天然气处理厂进行攻击。 这次奔袭1500公里打到奥伦堡,更是把这种非对称作战玩到了极致,要知道奥伦堡天然气处理厂可不是普通目标,它是俄罗斯向中亚输气的关键枢纽,也是欧洲冬季能源储备的重要来源,450亿立方米的年处理能力占俄天然气出口总量的12%。 乌军选择这里下手,算盘打得明明白白:一方面炸掉俄军的"战争提款机",天然气出口收入可是普京维持军事行动的重要资金来源;另一方面用实打实的战果向北约证明,乌克兰不是扶不起的阿斗,就算没有西方重武器,照样能给俄罗斯造成痛击。 有意思的是,袭击发生后俄罗斯官方的反应透着股心虚。奥伦堡州长只轻描淡写地说"一个车间起火,没有伤亡",却绝口不提火势烧了多久,也不说损失到底有多大。 但卫星图像不会说谎,从太空看过去,整个处理厂区域有三个巨大的燃烧点,其中负责气体净化的核心装置已经完全坍塌。更打脸的是俄国防部声称"击落多架无人机"的说法,要是真拦下来了,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损失? 这倒让外界看清了俄罗斯防空网的漏洞,连纵深1500公里的要地都守不住,那些吹嘘"S-400天下第一"的宣传,现在听着像个笑话。 而对泽连斯基来说,这把"大的"既是打给俄罗斯看的,更是打给华盛顿看的。就在袭击当天,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发布了一段视频,画面里泽连斯基站在基辅的总统府前,身后是飘扬的蓝黄国旗,他说"乌克兰不会用土地换和平,因为我们知道,今天让一步,明天普京就会要整个国家"。 这番表态直接回怼了特朗普的停火要求,也给那些摇摆不定的欧洲国家提了个醒:如果现在放弃乌克兰,下一个被俄罗斯盯上的可能就是波兰或波罗的海三国。 果然,袭击发生后48小时内,英国就宣布追加5亿英镑的军事援助,德国也改口说"会尽快交付剩余的防空系统",有时候拳头硬了,说话才有分量。 当然,乌克兰也清楚这么干的风险。俄罗斯肯定会报复,基辅、哈尔科夫这些大城市可能会遭到更猛烈的空袭,前线俄军也可能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 但眼下的局势已经容不得他们犹豫,北约援助断供的警报早就拉响,特朗普甚至放话"泽连斯基不尊重美国,和平前别再来白宫"。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坐着等死,不如主动出击,用一场震撼的袭击打乱各方的节奏。 就像那些在夏威夷核弹误报时冲进隧道躲避的居民,乌克兰现在做的就是最现实的选择,能跑能打就绝不坐以待毙。 这场战争从来就不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两个人的事,而是整个西方世界与扩张主义的较量。奥伦堡天然气厂的火光还没熄灭,新的博弈已经开始,俄罗斯宣布要在加里宁格勒部署战术核武器,北约则紧急召开防务会议,讨论是否要在东欧增加驻军。 而乌克兰就像夹在中间的棋手,用一次惊险的奔袭,硬生生把原本快要输掉的棋局,重新搅成了一盘乱局。至于最后能不能赢,没人能给出答案,但至少现在,基辅用行动证明了他们不会轻易认输,就像那片红色夜空下倔强燃烧的火焰,就算身处黑暗,也要拼尽全力发出自己的光。
特朗普今天(北京时间10月21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会允许中国惩罚美国农民
【9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