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陆军元帅:乌克兰的盟友们辜负了基辅! 英国前国防参谋长戴维·理查兹,这位今年年初刚晋升为陆军元帅、曾在阿富汗战事中指挥过北约部队的资深将领,在接受《独立报》采访时直言不讳:乌克兰赢不了这场与俄罗斯的冲突,当下最现实的选择是和克里姆林宫谈和平条件。 这样的结论绝非空穴来风,理查兹的判断背后是对战场现实的清醒认知。他太清楚现代战争的逻辑——没有压倒性的资源支撑,仅凭勇气根本无法扭转战局。基辅想要将俄军彻底赶出领土,有且只有一个可能:北约部队直接入境参战。 可这不过是镜花水月的幻想,谁都明白,乌克兰的命运还没重要到让北约甘愿冒与俄罗斯正面冲突的风险。最戳痛人心的,是理查兹那句直指核心的评价:盟友们辜负了基辅。 这话听着刺耳,却道破了这场冲突的尴尬本质——西方各国把乌克兰推上战场,喊着支持的口号,却始终没给够能赢的底气。嘴上说得天花乱坠,实际援助却总像“挤牙膏”,缺斤短两不说,还常常滞后脱节。 有人或许会反驳,西方援助总额不是早已突破数千亿?美国援助约1280亿美元,欧盟更是达到1240亿欧元,英国自己也拿出了150亿欧元,这些数字难道不够惊人?可战争打的是持续供给,不是一次性“输血”。 乌克兰前线每天消耗的弹药、装备、物资是个天文数字,所谓的巨额援助分摊到漫长的战事里,不过是杯水车薪。更别提援助还常常附加条件,美国就敦促盟友通过“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机制增购美制武器,把援乌变成了自家军火生意的幌子。 理查兹的判断,藏着他对战争规律的深刻理解。这位曾指挥过北约驻阿富汗部队的元帅,见证过资源匮乏对战场局势的致命影响。他太清楚,没有充足的装备补给,再英勇的士兵也难敌钢铁洪流。 没有持续的后勤支撑,防线早晚会出现裂痕。如今的乌克兰,恰恰陷入了这样的困境——美防长天天呼吁盟友“捐得更多”,可实际到位的援助远跟不上战场消耗,连泽连斯基想要的“战斧”导弹,都因美国担心“升级冲突”而迟迟无法交付。 更致命的是,乌克兰还面临着人力短缺的绝境。即便武器装备能跟上,没人去操作也是枉然。西方盟友可以提供导弹、坦克,却没法替乌克兰填补兵源的缺口。这种“缺兵少弹”的局面下,想要实现“赶走俄军”的目标,无异于痴人说梦。 理查兹的表态,不过是把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却不愿说破的真相摆到了台面上。盟友的“辜负”,还体现在承诺与行动的脱节上。欧洲多国曾高调宣称要支持乌克兰到底,法国、英国甚至牵头搞起“志愿联盟”,可真到需要拿出实质行动时却顾虑重重。 英国首相斯塔默曾喊着要派地面部队,转头就改成了只提供空中和海上支援;欧盟承诺的援助常常拖延,所谓的“安全保障”更是停留在纸面上。俄罗斯早就划出红线,警告北约部队入境即视为宣战,这让西方盟友更不敢越雷池一步,援助自然成了“打折扣”的敷衍。 如今的局势早已明朗,理查兹的呼吁并非“投降论调”,而是对现实的理性回归。泽连斯基近期也松口表示“和平先决条件已出现”,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领导人会谈,这与理查兹的判断形成了微妙的呼应。 毕竟,战争拖得越久,乌克兰承受的损失越大,而西方盟友的耐心和资源也在不断消耗。欧盟各国早已被战争拖累,能源价格飙升、经济疲软、财政紧张,民众对援乌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继续“填窟窿”的动力早已不如从前。 理查兹的话,既是对西方盟友的警示,也是对俄乌冲突走向的预判。所谓的“支持”若只停留在口头上,最终只会把乌克兰推向更尴尬的境地。与其让承诺变成空头支票,不如正视现实,推动双方回到谈判桌前。 毕竟,和平从来不是靠喊口号实现的,正视差距、务实谈判,才是对乌克兰民众最负责任的选择。那些口口声声说“支持乌克兰”的盟友,真该好好听听这位英国元帅的忠告——别让援助的承诺沦为笑谈,更别让乌克兰为西方的犹豫付出惨痛代价。
英国陆军元帅:乌克兰的盟友们辜负了基辅! 英国前国防参谋长戴维·理查兹,这位
自由轻羽事
2025-10-21 07:52:40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