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生 美国战争部突然宣布了! 10月14日消息,美国战争部(五角大楼)被曝出

欢歌牧野间 2025-10-20 15:44:39

刚刚发生 美国战争部突然宣布了! 10月14日消息,美国战争部(五角大楼)被曝出正计划斥资高达10亿美元,紧急采购钴、锑、钪等关键矿物,以加速扩大其国家战略储备。这一举动紧随中国近期对稀土等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之后,凸显出美国在战略资源供应链上的深层焦虑。 这笔钱砸得很精准:5亿美元投向钴,占总预算一半,因为这是制造导弹推进剂和锂电池的核心材料;2.45亿美元给了锑,用于半导体阻燃剂和弹药底漆;钽和钪各分走1.45亿,前者是战机发动机高温部件的必需金属,后者能让铝合金强度提升30%。每一分钱都砸在军工产业链的命门上。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新规,将稀土冶炼技术、磁材制造工艺等纳入出口管制,并首次对境外使用中国稀土技术的产品实施"长臂管辖"。这意味着哪怕美国从澳大利亚买稀土矿,只要用了中国设备,出口时仍需中国许可。全球85%的稀土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这招直接捏住了供应链的咽喉。 但美国的囤货计划面临现实困境。以锑为例,国防部计划采购3000吨,可美国本土唯一生产商——美国锑业公司,去年总产量仅1200吨,且原料70%依赖进口。铟的情况更夸张,222吨的采购量几乎等同于2024年全美精炼铟的总消费量,而国内产量不足需求的5%。 市场早看穿了这场"军备竞赛"的荒诞性。Argus Media分析师指出,美国要求的矿物吨位远超非中国供应链的实际产能,比如钪的全球年消费量仅30-40吨,五角大楼却要采购6吨,相当于全球五分之一的产量。这种脱离现实的采购,更像是政治姿态而非战略储备。 真正的危机藏在军工产业链的深层。每架F-35战机需要417公斤稀土,用于雷达磁体和发动机高温涂层;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单艘消耗4.2吨稀土材料。美国国防部调查显示,海军对中国关键矿物的依赖度高达91.6%,空军85.1%,这种"卡脖子"风险在战时可能导致78%的国防承包商停产。 更讽刺的是,美国并非没砸过钱。前几年国会拨款20亿美元建立战略储备,但到2023年储备资产估值仅13亿美元,还不够这次采购的零头。问题的关键在于,即便囤够原矿,美国仍需将矿石运到中国加工——全球90%的稀土分离技术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这种"有矿无厨"的困境短期内无法突破。 澳大利亚试图分一杯羹,宣布投入7.7亿美元建立关键矿物储备,并计划与美国联合设定最低采购价。但这种"联盟囤货"改变不了产业链格局:全球前十大稀土加工企业中,中国占七席,而澳大利亚唯一的莱纳斯公司,稀土分离环节仍依赖马来西亚的中国技术。 这场资源博弈本质上是供应链主导权的争夺。中国的管制措施并非简单封锁,而是推动全球产业链向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方向重构。当美国试图用金钱堆砌"战略安全"时,中国已通过技术壁垒和产业链整合,建立起难以撼动的竞争优势。真正的战略储备,从来不是仓库里的矿石,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核心技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欢歌牧野间

欢歌牧野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