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一老人收破烂时,捡了2瓶没有包装的液体,打开后还能闻到酒味,老人以为是

一叶知大事 2025-10-20 10:55:36

河南郑州,一老人收破烂时,捡了2瓶没有包装的液体,打开后还能闻到酒味,老人以为是白酒,就喝了半斤多,结果人很快晕了过去!送往医院后,医生发现那是酒精型的防冻液,由于国内没有特效药,只能通过注射白酒解毒。   据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10月17日报道,很多人不知道,防冻液、玻璃水这类化学液体天生带着“迷惑性”。   它们大多无色透明,部分带着浓烈的酒精味,有些老式防冻液甚至略带甜味,和日常饮用的白酒、饮料几乎无从分辨。   尤其是当这些液体被装进无标签的瓶子、随意丢弃在废品堆里时,普通人根本看不出端倪。   更危险的是其成分中的甲醇和乙二醇,一旦进入人体,甲醇会迅速转化为甲醛和甲酸,专门攻击视神经和大脑,乙二醇则会变成剧毒的草酸,直逼肾脏。   成人只要喝下不到一杯的量,就可能危及生命,即便抢救及时,也可能留下失明、肾衰竭、智力减退等不可逆的伤害。   68岁的河南收废品大爷,就因这份“迷惑性”经历了一场生死劫。   他在干活时,鱼塘老板送了他两瓶散发着酒味的透明液体,大爷如获至宝,回家后掺着自己酿的枇杷酒喝了半斤多。   可几小时后,恶心呕吐的症状突然袭来,随后他便陷入昏迷,家人见状急忙将他送医。   类似的悲剧不止于此,湖北一位男子误服200毫升防冻液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河南驻马店一位老人则因饮用量过大,送医时血液已凝固如胶冻,最终没能抢救回来。   老人的节俭本是美德,却因对不明液体的误判险些丧命,这提醒我们,生活中的安全警惕绝不能少。   面对这类中毒,医生们常常面临特效药缺失的困境。   治疗防冻液中毒的特效解毒药甲吡唑在国内尚未上市,联系多家医院都无法获取,时间不等人,医护团队只能采取特殊的急救手段——用白酒阻断毒素代谢。   这并非民间偏方,而是有严谨科学依据的:白酒中的乙醇会和甲醇、乙二醇争夺人体内的同一种代谢酶,阻止有毒物质转化为毒性更强的化合物,为血液净化争取宝贵时间。   但医生也明确提醒,千万别误以为可以直接用白酒注射,医院使用的要么是专用医用乙醇注射液,要么是通过鼻饲方式给药,直接将普通白酒注入血管会带来新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现有人误饮不明液体,别用催吐、喝牛奶的土办法,这些做法不仅没用,还会耽误抢救时间,最正确的做法是立即送医,同时带上装液体的容器,方便医生快速判断。 要避免这类悲剧,关键在于堵住每个环节的漏洞。   对于家庭来说,存放防冻液、清洁剂等化学用品时,一定要保留原包装,要是必须分装,就得用专用容器,并且贴上醒目的标签,还要放在老人和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千万别图省事把化学液体倒进饮料瓶,孩子根本分不清好坏。   对于收废品的老人来说,遇到不明液体别抱着“捡漏”的想法,也别靠闻气味判断,直接扔掉才是最安全的。   而修车店、洗车店这些会产生防冻液废液的地方,更不能随意丢弃或倒进下水道,必须送到有资质的回收点处理,既避免污染环境,也防止被人误捡。   这些事件不是孤立的意外,而是隐藏在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一瓶无标签的液体,可能毁掉一个家庭,多一分谨慎,就少一分危险。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2025年10月17日关于《67岁大爷收废品捡到两瓶“酒”,闻着有酒味,喝了300ml昏迷住进ICU。确诊喝的防冻液,乙二醇喝甲醇混合中毒。医生:20毫升就能致命,现在靠白酒解毒,可能会失明、智力障碍、肾衰竭》的报道

0 阅读:29
一叶知大事

一叶知大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