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专利权,这应该是目前中美斗争中还保留着的基本底线之一,如果美国胆敢砸我们窗户玻璃-不承认我们的稀土等专利权,那我们一定喜闻乐见。
这事儿说起来挺关键,毕竟现在全球产业链拧在一起,谁家没点靠专利吃饭的技术。
可要是美国真敢撕破脸,把“不承认中国稀土等专利权”这扇窗户玻璃砸了,那咱还真不用慌,甚至得说句喜闻乐见。
首先得搞清楚,稀土这东西可不是普通矿产,它是一大堆高科技产品的“维生素”。
手机芯片、新能源汽车电机、军工设备里的精密零件,没稀土根本玩不转。
而中国在稀土领域的话语权,早就不是光靠挖得多那么简单了。
早从2000年开始,中国企业就盯着稀土的深加工技术猛钻,现在光在稀土冶炼分离、功能材料这些关键环节,中国持有的有效专利就占了全球的60%以上。
比如北方稀土,单是稀土永磁材料的专利就有上千项,很多技术连美国企业都得花钱买授权才能用。
美国自己也不是没稀土矿,可他们的开采成本高不说,关键是冶炼提纯技术跟不上。
美国最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之前停了十几年,后来重启后还得把原矿运到中国来加工,就是因为他们没掌握咱们那套低污染、高纯度的冶炼专利技术。
去年美国想搞本土稀土产业链,结果折腾了大半年,连纯度99.99%的钕铁硼磁体都造不出来,最后还是得从中国进口专利授权,这事儿在行业里早不是秘密了。
要是美国真敢不承认中国的稀土专利权,那首先倒霉的就是他们自己的高科技产业。
美国的特斯拉工厂,每辆电动车的驱动电机都得用中国专利的稀土永磁体;洛克希德·马丁造F-35战斗机,机身复合材料里的稀土添加剂,技术源头也在中国的专利库里。
一旦不承认专利,这些企业要么就得停摆,要么就得冒着侵权的风险硬干。
可真要侵权了,中国企业也不是软柿子,到时候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专利诉讼,美国企业光赔偿款就得赔到肉疼。
之前三星就因为侵犯中国企业的OLED专利,一口气赔了8.3亿美元,美国企业要是踩了这个坑,只会更惨。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早就不是只靠卖稀土原矿赚钱的阶段了。
现在中国出口的,大多是经过深加工的稀土功能材料,比如稀土永磁体、稀土发光材料这些高附加值产品。
这些产品里,每一件都带着好几项中国专利。
美国要是不承认这些专利,就等于把自己排除出了全球最优质的稀土材料供应链。
他们想找替代货源?难上加难。
澳大利亚的稀土矿产量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到,而且杂质多,加工难度大;越南的稀土矿虽然在开发,但核心冶炼技术还得靠中国工程师过去指导。
真等美国断了中国的稀土专利授权,他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就得面临“无米之炊”,军工生产也得跟着拖慢节奏,这种局面咱能不乐见吗?
还有个关键点,中国在专利保护上早就不是当年的样子了。
现在中国的专利法修订了好几次,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越来越大,去年光在稀土行业,中国法院就判了17起专利侵权案,平均每起赔偿金额超过5000万元。
美国要是敢带头不承认中国专利,那其他国家也会跟着学样,到时候美国自己的专利也别想在全球得到保护。
要知道,美国在芯片、医药这些领域的专利数量也不少,要是其他国家都不承认美国专利,苹果的芯片、辉瑞的药品早就被仿冒得满天飞了,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儿,美国真要做了,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再说了,中国现在也在不断扩大稀土专利的“朋友圈”。
去年中国和欧盟签署了稀土技术合作协议,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专利;和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也在搞稀土专利共享,帮助他们建冶炼厂的同时,也把中国专利的影响力扩展开去。
要是美国不承认中国专利,就等于把自己孤立在这个圈子之外,最后只能看着中国的稀土专利在全球越来越吃香,自己却只能干着急。
其实美国也不是没动过歪心思,前两年就有美国议员提议,要“重新定义”稀土专利的有效性,想变相否定中国的专利。
可这提议刚出来,美国的特斯拉、通用这些企业就集体反对,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没了中国的稀土专利,自己的生意根本做不下去。
所以说,美国要是真敢砸“不承认中国稀土专利权”这扇窗户,那根本不是给中国找麻烦,而是给自己挖大坑。
咱这边早就把产业链的后路铺好了,专利布局也密不透风,真要撕破脸,中国企业有得是办法应对,而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就得跟着遭罪。
这种对咱有利的局面,咱当然乐见其成,就看美国有没有勇气真迈出那步昏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