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和副总统莎拉的支持率最新民调出炉】 2025年10月16日,菲律宾知名民调机构Pulse Asia发布最新全国性“人民报告(Ulat ng Bayan)”调查结果显示,在9月21日反腐抗议活动后,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的民众满意度显著下降,反映出公众对政府廉政表现的不满加剧。 本次调查于9月27日至30日期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结果显示,44%的菲律宾受访者对马科斯的施政表现持否定态度,较6月的39%上升5个百分点。其中,棉兰老岛地区不满意率高达83%,比6月增加17个百分点。 这个增幅在政治敏感期里,足以让任何一个执政团队感到警觉。然而,真正让这份报告充满戏剧性的,是棉兰老岛的数据。 在这个菲律宾南部的岛屿上,对总统的不满意度竟然飙升到了惊人的83%,比六月份的数据足足增加了17个百分点。这个数字几乎可以说是“断崖式”下跌,让人不禁要问,棉兰老岛到底发生了什么? 要理解棉兰老岛这83%的不满,就不能不提到另一个在菲律宾政坛举足轻重的家族——杜特尔特家族。这里正是前总统杜特尔特的政治大本营,也是现任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根据地”。 马科斯与莎拉在2022年大选中的联手,曾被外界视为“强强联合”的典范,但这份联盟从一开始就充满了 pragmatic(实用主义)的色彩,而非牢固的政治盟约。 近段时间以来,老杜特尔特公开对马科斯政府的某些政策,特别是关于修宪的议题,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质疑。这种来自“盟友”阵营的批评,通过媒体放大,直接传导到了他们最坚实的票仓——棉兰老岛。 当地民众对杜特尔特家族的忠诚,很自然地转化为了对马科斯政府的疏离甚至敌意。这83%的数字,与其说是对马科斯政绩的直接否定,不如说是杜特尔特家族影响力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两大家族政治裂痕公开化的一个危险信号。 再回头看那场引发民调波动的9月21日反腐抗议。选择这个日子本身就极具深意。对于许多菲律宾人,尤其是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年长者而言,9月21日是戒严令的开始,是与马科斯家族历史绕不开的一个符号。 抗议者选择在这一天走上街头,高喊反腐口号,其诉求显然超越了单纯对当下某些官员贪腐行为的不满。它巧妙地将现实问题与历史记忆联系在一起,唤醒了部分民众对“历史重演”的担忧。 当反腐的诉求被置于这样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其冲击力和感染力自然非同寻常。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一场抗议活动,能对总统的民调产生如此直接而剧烈的影响。 当然,将马科斯支持率的下滑完全归因于与杜特尔特的矛盾和一场抗议,也过于简单化。菲律宾民众心中都有一杆秤,日常生活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 近一年来,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特别是大米等基本生活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一直困扰着普通家庭。当人们发现餐桌上的开销不断增加,而政府的应对措施似乎又不够得力时,不满情绪自然会积累。 同时,马科斯政府力推的修宪议题,虽然在官方语境中被描绘成为了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必要之举,但在民间却引发了大量猜测和疑虑。 很多人担心这会成为当权者延长任期或谋取私利的工具,这种不信任感,无疑为“腐败”的观感添了一把火。 有趣的是,在马科斯支持率下滑的同时,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个人支持率却依然坚挺,甚至在一些地区遥遥领先。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让菲律宾政坛的未来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一个支持率下滑的总统,和一个人气旺盛的副总统,他们之间的政治联盟能否维系到2028年大选,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问号。这种微妙的权力平衡,随时可能被新的政治事件打破。 这份最新的民调报告,就像一部政治悬疑剧的最新预告。它揭示了马科斯政府正面临着一个由政治联盟破裂、历史包袱、经济民生和政策争议共同构成的复杂困局。 棉兰老岛的强烈反弹只是一个缩影,它背后是两大政治力量从合作走向竞争的轨迹。那么,面对这份数据,马科斯政府将如何调整策略来挽回民心? 而杜特尔特家族又是否会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菲律宾未来的政治版图,会因此被如何改写?这一切,都留给了外界无限的想象空间,也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讨论。
特朗普突然对我们喊话,特朗普声称,中国真的只尊重实力。10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
【147评论】【5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