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新四军3师7旅刚冲出日军包围,旅长彭明治突然勒住马:“日军人数不对,打回去,全消灭他们!” 此前,日军调集 1.7 万人合围盐城。7 旅掩护军部撤离后,2000 多人在苏北建阳镇休整。1941 年 7 月 22 日深夜,19 团政委王东保握着驳壳枪,手心里全是冷汗。镇外的危险正悄悄逼近。 “啪!” 两声枪响突然响起。王东保循声看去,两个提马灯的女兵被黑影按在墙上。王东保是参加过平型关战役的老兵,一眼认出是日军偷袭部队。 “有敌特潜入!” 王东保大喊。沉睡的战士全被惊醒。19 团驻地瞬间乱起来,战士们抓起枪往集合点冲。 与此同时,镇外日军主力发起总攻。日军中队长金井带着 500 多人,从东、南、西三面压过来。这些日军是汉奸告密调来的。汉奸谎称镇里只有小股新四军。 彭明治接到急报时,正站在镇公所地图前。他是黄埔一期毕业生,也是叶挺独立团老兵,立刻察觉异常:日军炮火虽密,却没有重武器,追击节奏也慢。 “19 团固守东南,20 团立即突围,21 团保护军部向西转移!” 彭明治马上下令。19 团团长胡炳云带战士用桌椅筑街垒。20 团冲向日军队侧翼,3 营炸断石桥阻拦日军战车。 凌晨三点,7 旅主力成功突围。参谋们刚要松气,彭明治突然停住:“等等,这炮声不对劲!” 他侧耳听了片刻:“只有迫击炮,没有九二式步兵炮,鬼子最多一个加强中队!” 侦察兵很快带回消息:日军指挥部在镇公所,正忙着搬战利品。彭明治一拳砸在树干上:“金井中了汉奸的圈套,以为我们是小股部队!” 他转身对参谋长说:“传令下去,停止撤退,全体调头!” “旅长,军部还在转移!” 胡炳云赶紧提醒。 彭明治盯着他:“我算过了,2000 对 500,我们兵力占优。现在杀回去,能打他们措手不及!” 这位曾率部强渡乌江的指挥员,眼神里全是决心。7 旅本是八路军苏鲁豫支队老底子,对日作战经验足。 7 旅杀回建阳镇时,日军还在庆祝 “胜利”。金井在镇公所二楼看地图,副官正端茶谄媚,说新四军 “望风而逃”。他压根不知道,自己追的是新四军主力旅。 “轰!” 一发迫击炮弹精准命中镇公所屋顶。彭明治的反击开始了。 21 团占领镇东头磨坊制高点,12 挺机枪架在三楼窗口,封锁日军退路。20 团用装满碎石的汽油桶,在西侧河道筑成防线。19 团从正面强攻,胡炳云带头撞开镇公所后墙。 巷战打了四个小时。日军残部退到砖瓦窑顽抗。新四军战士从草堆里开枪,击毙窑顶机枪手,又把手榴弹从烟囱塞进窑洞。 爆炸声中,金井的战马被弹片击中。他举着断刀冲出去,被 19 团火力逼进染坊。三十多个残兵跟着他,迎面撞上十九挺机枪组成的火网。胡炳云抓起机枪横扫,日军成片倒下。 第一缕晨光穿过硝烟时,染坊门缝里伸出了白旗。这场反包围战,新四军伤亡 300 多人,全歼日军 500 余人。 清点战利品时,所有人都振奋了:247 支三八式步枪堆在墙角,24 挺轻重机枪沾满染料,4 门迫击炮炮管还冒着热气。染缸底下藏着两箱 “昭和十六年制” 崭新弹药,战士们当场换上新枪。 当天夜里,7 旅乘胜拿下另一个日军据点,搬回 5000 斤大米和 300 双胶鞋。 战后,黄克诚师长评价彭明治:“明治胸中有甲兵!” 这场仗彻底打乱日军扫荡计划。日军找汉奸当替罪羊,说他 “谎报军情致皇军玉碎”。 这成了新四军从游击战转向运动战的标志性战例。接下来一个月,苏北反扫荡中,新四军作战 130 多次,歼敌 3800 余人,击沉汽艇 30 余艘。到 8 月底,日军 “铁壁合围” 彻底破产,阜宁、东沟、建阳等城镇全被收复。 胜利消息传开,苏北百姓送粮送鞋,大批青年报名参军。多年后,彭明治在 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直到 1993 年离世,他都没忘记这场反击。 建阳镇的染坊早已褪色,但那段历史忘不了。彭明治的果断决策,7 旅战士的英勇冲锋,拼出了华中抗战的赞歌。
1937年,772团副团长王近山未经请示就伏击日军。战后他带着缴获的香烟找旅长陈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