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刚把碳化硅外延炉和DUV光刻机加进对华禁单,格力就转身把30台进口设备订单,

今日芒果 2025-10-18 09:47:16

荷兰刚把碳化硅外延炉和DUV光刻机加进对华禁单,格力就转身把30台进口设备订单,换成了北方华创和中电科48所的国产货。21.8亿,交付还提前了四个月。 这记回击干净利落。别人卡我们脖子,我们干脆自己造呼吸机。格力这步棋下得狠,直接砸21.8亿给国产设备商,不仅没被卡住,反倒提前四个月完成任务。 格力这招“乾坤大挪移”玩得漂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已达35%,比三年前翻了一番。北方华创的蚀刻机打进全球供应链,中微公司的介质刻蚀机已在5纳米产线量产。这不是偶然,是长期技术积累的必然爆发。 看看隔壁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用刀片电池打破三元锂神话,宁德时代用麒麟电池刷新能量密度纪录。国产替代从来不是口号,是实打实的技术突围。格力这21.8亿砸下去,砸出的是中国制造的底气。 还记得2018年中兴被制裁时的窘迫吗?如今华为Mate60系列搭载自研麒麟芯片强势回归。中国工程院统计显示,我国在高端装备领域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全球第一。这背后是千万工程师日夜兼程的成果。 半导体行业有个共识:禁运是最好的广告。它让市场看清了谁在裸泳。上海微电子28纳米光刻机即将交付,中芯国际7纳米工艺已风险量产。被卡脖子的痛苦正转化为自主研发的动力。 格力这个案例值得深思。不是所有企业都敢在关键节点押注国产设备。但正是这样的魄力,让中国制造在压力下完成蜕变。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本土设备商订单暴涨150%。 这场博弈早已超越商业范畴。它关乎产业安全,更关乎未来话语权。当西方技术壁垒越筑越高,我们正在开辟新的赛道。这不仅是设备的替代,更是发展模式的革新。

0 阅读:129

猜你喜欢

今日芒果

今日芒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