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年,杨乃武刚中举3个月,突然被判斩立决。姐姐背着黄榜2次进京申冤,可经过

混沌于浮云 2025-10-17 19:51:07

1873年,杨乃武刚中举3个月,突然被判斩立决。姐姐背着黄榜2次进京申冤,可经过7审7决还是维持原判。怎料,丁宝桢一句话惊动慈禧,100多官员丢了顶戴,杨乃武这才平反。 杨乃武是浙江余杭人,生在咸丰年间,家里靠经营桑蚕过日子,父亲杨朴堂,母亲杨姚氏。他从小读书用功,成年后当过讼师,常帮乡亲打官司,跟县衙关系不佳。初娶吴氏,早逝,后来娶詹善云,生子后詹善云难产死去,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初三续娶詹彩凤,生下一子一女。同治十二年八月,杨乃武考中举人,是余杭县那年唯一中榜的。毕秀姑叫葛毕氏,出生在仓前镇南毕家塘村,父亲毕承祥早亡,母亲改嫁喻敬天,她随继父沈体仁生活。毕秀姑长得俏丽,常穿白上衣绿裤子,人称小白菜。同治十年她及笄,经继父介绍许配葛品连,同治十一年成婚,婚后租住杨乃武家一间房。葛品连是葛奉来独子,幼年丧父,母亲改嫁沈体仁,他当过豆腐店伙计,为人老实。同治十一年娶毕秀姑后,两人过起小日子。 杨菊贞是杨乃武姐姐,早年嫁人守寡,后改嫁叶姓,性格刚烈,对弟弟的事多有照应。刘锡彤是余杭知县,年近七十,顺天举人出身,曾在家乡办团练对抗太平军。这是他第二次当余杭知县,案发前刚回乡安葬次孙,返回仅一月,一心想升官。丁宝桢是清末官员,任四川总督,以正直闻名,出身官宦,早年入仕,历任多职,同治年间调任四川。1873年,杨乃武中举后三个月,葛品连突然病发,膝盖红肿,呕吐不止,申时停止呼吸。葛母沈喻氏委托地保王林报案,刘锡彤带门丁沈彩泉和仵作沈祥验尸,尸体肿胀呈淡青色,腹部水泡,银针探入变色,刘锡彤判定砒霜中毒。他押毕秀姑到衙门,用夹棍板子刑讯,毕秀姑承认与杨乃武通奸并毒杀丈夫。次日,杨乃武被捕,起初否认,在杭州府陈鲁审讯中遭严刑,屈打成招。 刘锡彤上报杭州府,改供词为死者七孔流血,拟判毕秀姑凌迟,杨乃武斩首。案子上报浙江按察使司,蒯贺荪有疑虑但维持原判。浙江巡抚杨昌浚派员暗访后具题死刑,送刑部秋审。杨乃武家属上诉,案子在杭州府、浙江按察使司、浙江学政胡瑞澜、浙江巡抚、两江总督、刑部等处审理,共七次,每次确认死刑。杨菊贞写冤情于黄布,背黄榜首次赴京,向都察院递状,地方官员阻拦,她跪在衙门前陈述,但判决不变。杨菊贞再次背黄榜进京,趁慈禧出行上前举黄榜喊冤,侍卫阻挡,她坚持,此举惊动高层,慈禧转状纸给刑部重审。丁宝桢阅卷,发现矛盾,上奏指出验尸不当供词不实。他的言论上报,慈禧震怒,连发十三道谕旨,彻查官员。调查查明从刘锡彤到杨昌浚等多层渎职,逾百官员革职贬谪,杨乃武案翻转。 重审中,刑部挖葛品连尸体运北京海会寺开棺,尸体腐烂,无毒物痕迹,死因细菌性痢疾,与当时疫病相符。杨乃武毕秀姑供词认定刑讯逼供,刑部上奏,杨乃武杖责一百,毕秀姑杖责八十,两人获释。杨乃武出狱返回余杭,家人接他,他整理家务,从事蚕桑技术研究,改良桑树种植,指导乡民养蚕,避免官场,1914年病逝,享年74岁,葬余杭安山村。毕秀姑出狱面对议论,收拾衣物到寺庙剃度,法号慧定,在寺诵经,1930年圆寂,享年76岁,墓塔移余杭安乐山。丁宝桢继续四川任职,巡视地方,督办水利防务,1886年病逝官署,享年66岁。刘锡彤革职后发配黑龙江,年迈上路,未再起复。

0 阅读:1007

评论列表

用户60xxx64

用户60xxx64

11
2025-10-18 12:30

清朝四大奇案之一。

用户89xxx41

用户89xxx41

3
2025-10-18 19:26

咋还弄出背着黄榜了?皇帝找她了?这些编辑都啥脑子?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