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30头白鲸或被迫安乐死#,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加拿大30头白鲸或

九派新闻 2025-10-17 18:06:57

【#加拿大30头白鲸或被迫安乐死#,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加拿大30头白鲸或面临安乐死# 这个月,加拿大渔业与海洋部长拒绝了一项出口申请——海洋公园Marineland试图将30头白鲸出售给中国的长隆海洋王国。出口许可申请被驳回后,Marineland回信威胁:如果得不到批准或财政援助,他们将被迫做出“毁灭性的安乐死决定”。#加拿大或被迫安乐死的白鲸是否有出路#

这30头白鲸为什么会被出口?又为什么可能面临安乐死?

Marineland 从1961年开始运营,2018年园内有约4000只陆地和海洋动物。但在过去十几年里,因动物福利问题,包括白鲸皮肤感染、药物滥用、池水含氧量偏低、长期单独圈养群居的动物等,面临着诸多的争议和批评。随着公众信任度的急速下滑,门票收入大幅缩水,多家企业赞助撤资。

2019年6月,《终止圈养鲸豚法案》正式生效,禁止以娱乐为目的圈养、繁殖或交易鲸豚。新法不追溯生效前已存在的情况,允许当时已被圈养的个体继续被照料至自然死亡或能安全转移,但从此不再允许繁殖、表演或出口。

这部法律给Marineland判下了缓期死刑,这家加拿大全国最大的鲸豚圈养场馆仍饲养着约50头白鲸、20头海豚和1头虎鲸,它们便从“吸金资产”变成了“维护负担”。资金链断裂的同时,圈养动物的死亡率也居高不下。据统计,2019至2025年间至少有19头白鲸和1头虎鲸死亡,另有海豚、海豹、海狮个体相继去世。2023年,Marineland圈养的最后一头虎鲸Kiska死亡。它曾被单独圈养了十几年(其他被圈养在一个池子里的同伴已经相继死亡),有严重的刻板行为,死前几个月还被观察到反复撞击池壁。

2024年,Marineland宣布闭馆并挂牌出售。到2025年,园内剩下约30头白鲸,它们成了烫手山芋,巨额的饲料与照护成本让Marineland难以为继。Marineland想出的“止血方案”是将它们打包出售给长隆海洋王国,以回笼部分资金、减轻负担。

而加拿大政府拒批的依据也正是《终止圈养鲸豚法案》。他们在声明中表示,“批准这项申请,就意味着让这些动物继续被囚禁、继续被用于表演”,批准出口会背离“保护海洋哺乳动物免受剥削”的原则。

海洋馆产业的三条主线——公众意识提高、立法跟上、商业模式坍塌在此交汇,让这场商业逻辑的“止损”变成了一场以鲸豚生命为要挟的舆论风暴。

然而,现在的状况不是《终止圈养鲸豚法案》针对Marineland所制造的困境,而是Marineland多年来拒绝调整结构,忽视公众价值观转向,继续把鲸豚当作盈利工具,把伦理视为可拖延的成本。当经营模式失效、资金链断裂、公众信任耗尽,出口和威胁成了Marineland最后的商业工具。

同在加拿大,在同一法律框架下,另一家鲸豚圈养场馆——温哥华水族馆,就走向了和Marineland截然不同的结局。温哥华水族馆在感受到公众态度转变后,采取了主动转型的策略。2018年1月,温哥华水族馆宣布终止鲸豚圈养项目,并逐步完成了从娱乐场馆到科研机构的转身。转型后的温哥华水族馆获得了政府资助、企业捐赠与研究合作资金。

截至目前,Marineland仍圈养了约30头白鲸。出口申请被拒后,这些白鲸暂时留在Marineland园区内,由园方暂时负责日常照护与维护。加拿大政府则继续履行监管职责,并与地方政府保持沟通,讨论长期安置的可行方向。(果壳自然)

0 阅读:3
九派新闻

九派新闻

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