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10月17日公开表示,虽然他们加强了稀土出口管制,但是他们的失业率很高,他们的人也无法再随意涌入美国市场了。 2025年10月,美国刚把19家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还计划在11月1日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在芯片等高科技领域也一直设着壁垒,摆明了想用“卡脖子”的方式逼中方让步。 面对这种持续的压力,中方早在8月就警告过会有“超出预期的反制”,10月9日更是通过商务部的公告,正式升级了稀土出口管制。 这次的稀土管制力度确实不小,新增了五种稀土金属需要出口许可证,从开采、冶炼到加工的全链条技术出口都管得严严实实。 甚至含0.1%中国稀土成分的境外产品都在管制范围内,军事用途的出口原则上根本不批,不过特意留到12月1日才生效,算是给谈判留了余地。 中方敢这么做,底气就在于全球稀土产业里的话语权——全世界70%的稀土开采量、90%的加工量都握在我们手里,而且精加工的技术壁垒,短期内其他国家根本突破不了。 除了稀土,中方之前的反制已经让美国尝到了苦头。4月暂停接收波音新飞机后,西雅图工厂的生产线都停了一部分,12架待交付的飞机堆在停机坪,每月光维护仓储费就不是小数目,两个月的损失吞掉了波音全年1/5的预期利润。 3月暂停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后,墨西哥湾的终端直接满仓,企业降价30%找欧洲接盘都没人要,每月近20亿美元的订单就这么没了。 大豆农场主的日子更难过,2025年上半年对华出口少了45%,只能低价转售,利润掉得厉害。 而稀土管制更是直击美国的要害。F-35战斗机、潜艇这些军工项目直接面临材料短缺,半导体、电动车电池还有磁共振这样的先进医疗设备产业,都因为稀土可能断供慌了神,连硅谷的AI企业都面临芯片生产停滞的风险。 美国企业想找澳大利亚或者本土的替代来源,但产量根本跟不上,短期内缺口补不上,供应链中断的风险越来越大。 这种压力下,美国政要的表态变得越来越反复。特朗普前阵子还威胁要加税100%,没多久就改口说愿意达成协议,甚至声称“美国想帮助中国而非伤害中国”,副总统万斯也跟着呼吁中方“理性”。 格里尔自己更是矛盾,一边强烈谴责中方管制“想控制全球供应链”,一边又自曝“求对话被中方推迟”,到了10月17日,更是语无伦次地扯到了失业率和人才问题。 其实美方着急找中方对话,很大程度是因为国内的抗议声实在压不住了,农场主、制造商天天给白宫写信施压。 但他们的态度实在没诚意,只要求中方取消反制,对自己加的关税、列的“实体清单”绝口不提,这种“只许自己施压不许别人还手”的心态,中方自然不可能接受,推迟通话也是情理之中。 好在中方的管制也留了余地,紧急医疗这些人道主义用途是豁免的,既守住了原则,也体现了担当。 现在看来,美国的霸权策略算是受挫了,本想卡别人脖子,结果自己先遭了“断粮”的反噬,加税计划也被迫暂缓。 格里尔那番矛盾的话,其实暴露了美国的“筑墙思维”——既想靠封闭限制维持优势,又因为产业空心化、人才进不来导致失业率高企,这根本不符合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规律。 中方的反制不只是贸易回应,更是把资源优势变成了规则优势,要的是公平的全球产业链治理。这场博弈也印证了,贸易战里没有赢家,封闭和霸权最终只会削弱自己。
美国贸易代表称:我们只是封禁了中国芯片,中国不应该禁止我们的稀土。他们曾说过,战
【35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