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如今他们计划已完成一大半,

物规硬核 2025-10-17 11:45:47

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如今他们计划已完成一大半,只要供应链彻底成型,到时候根本不用动武,就能达成目标。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以年均10%的增速高速发展,GDP一度达到美国的40%,而在2025年的上海,国产大飞机C919的订单已排至三年后,中国制造业产值占据全球三分之一,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甚至开始反哺美国本土。   这两个看似迥异的场景揭示了同一个核心事实,美国始终试图维持其经济霸权,而中国正在打破这一既定模式。   1985年,五个国家在纽约广场饭店签了份协议,表面是“让美元贬值缓解贸易摩擦”,实则是给日本经济下了个套。   日元兑美元汇率从236.5暴跌到133.89,日本出口企业瞬间没了价格优势,三菱重工的机床订单量半年掉了72%,索尼彩电在美国市场从“高端货”变成了“贵得离谱”。   更狠的是,美国趁机打开日本金融市场,热钱像潮水一样涌入,东京股市从1万点飙到3.8万点,房价也跟着疯涨。   但当美国对冲基金开始做空日元时,日本央行被迫加息,股市瞬间崩盘,资产价格暴跌83%,三井财团控制的银行不得不给僵尸企业输血,结果132家金融机构破产,经济直接进入“失去的二十年”。   关键教训,日本当年太依赖出口,核心技术又掌握在美国手里,汇率一波动、资本一开放,经济就像纸糊的房子,一吹就倒。   面对同样的套路,中国没走日本的老路,在半导体领域,中芯国际的14nm芯片良率突破90%,华为昇腾AI芯片装机量达30万卡,还搞出了RISC-V架构的自主生态。   美国《芯片四方联盟》想封锁中国?结果ASML切断设备维护服务时,中国自己的28nm光刻机已经量产了。   金融战线上,中国更狠,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覆盖150个国家,日均交易额超5000亿,直接和SWIFT体系对着干,沙特60%的石油贸易改用人民币结算,日均15亿美元,美元霸权开始动摇。   再加上“双循环”战略,2025年一季度中国对东盟贸易额涨了18.7%,北极航线一开,马六甲海峡的“卡脖子”问题也解决了。   关键突破,中国没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技术自主+金融防御双管齐下,美国再想用汇率和资本手段搞破坏,已经没那么容易了。   美国现在用的还是老一套,加征245%关税,结果美国CPI涨到6.8%,零售业库存堆成山;《美墨加协定》要求墨西哥对中国转口商品加税,结果中国跨境电商通过中欧班列开辟了新通道,美国威胁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中国和RCEP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已经覆盖全球30%的人口。   科技领域更搞笑,美国把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列入《瓦森纳协定》扩容清单,结果中国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上实现突破,华大基因的测序设备成本降到Illumina的1/5,美国施压亚开行停止对华贷款?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已经给“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1200亿美元基础设施融资。   本质问题,美国现在就像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拳手,越用力,自己越疼。   美国对中日两国的经济遏制,说白了就是金融霸权和产业主权的较量,但历史证明,光靠汇率武器和供应链封锁,根本打不垮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   日本当年失败,是因为经济命脉被美国捏得死死的,从战后财阀到半导体产业,关键环节都被美国装了“后门”。   而中国通过“中国制造2025”计划,从稀土精炼到量子通信,把产业链从头到尾攥在自己手里,这种系统性防御让任何局部封锁都成了笑话。   现在中美博弈已经进入深水区,美国开始把经济手段和地缘政治绑在一起,比如在菲律宾部署反舰导弹、重启巴拿马军事基地,想把经济战变成军事威胁,但历史规律摆在那儿,霸权国家的衰落往往始于过度扩张。   美国现在把全球30%的GDP花在军事上,中国却把同等比例的钱投在教育研发上,这种战略定力的差距,可能决定21世纪的经济格局。   对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说,中日两国的经验教训太重要了,技术自主权才是国家安全的底牌,任何依赖外部核心技术的“捷径”,最后都会变成霸权国家的提线木偶,中国现在走的路,或许就是未来所有想摆脱“经济殖民”的国家的模板。

0 阅读:3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