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快就服软了,所谓打蛇打七寸,被荷兰强制接管的安世半导体是真坐不住了,对接管一

罗普娱记 2025-10-17 11:33:27

这么快就服软了,所谓打蛇打七寸,被荷兰强制接管的安世半导体是真坐不住了,对接管一事做了回应,表明不是美国指使的,只是纯属巧合,现在正积极与国内部门沟通,希望能够获得豁免。现在知道积极沟通了,当初强制接管中资公司的时候怎么没有想起来? 安世半导体不是什么普通小公司,2019年的时候,咱们国内的闻泰科技花了三百四十多亿真金白银,把这家有六十年历史的外国半导体公司买了下来,成了咱们中国企业的全资子公司。 这公司在荷兰、德国、英国都有工厂,还在中国东莞有封装测试厂,每年能赚一百四十七亿人民币,近五年给荷兰交的税就有一点三亿欧元,还雇了几千个当地员工,不管是对荷兰经济还是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都是顶重要的角色。 就是这样一家老老实实做生意、给当地带来好处的公司,荷兰说下手就下手了。 9月底美国刚出台新的出口管制新规,说要把黑名单上企业控股的子公司也加进去,安世正好在里面。 转天荷兰就翻脸了,9月30号直接下了命令,把安世全球三十多个分支机构的资产、知识产权、人事权全冻结了,还说这公司有“治理缺陷”,威胁到了欧洲安全。 更过分的是,荷兰法院连庭审都省了,直接暂停了中国籍CEO张学政的职务,把闻泰持有的股份除了一股之外,全交给第三方托管,等于硬生生把中国公司的控制权抢了过去。 等到10月14号事情闹大了,荷兰经济事务部才出来喊冤,说这事儿跟美国一点关系都没有,就是个巧合。 可同一天曝光的法院文件直接把他们的遮羞布撕得稀碎,文件清清楚楚写着,今年六月美国官员就跑到海牙给荷兰施压,明着说要想把闻泰科技从美国的“实体清单”里弄出来,让安世能正常做生意,前提必须是换掉有中国血统的CEO。 这哪是什么巧合,分明是早就跟美国商量好的,就等着美国新规落地,荷兰好出来当这个“打手”。 其实这也不是荷兰第一次这么干了,之前美国让他们禁售光刻机给中国,荷兰二话不说就照办,这次不过是故技重施。 他们手里拿着个七十多年前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当借口,这法律本来是应急用的,荷兰却第一次用在中资企业身上,说白了就是想借着美国的劲儿,把这家关键的半导体公司从中国手里抢过来,强化所谓的“欧洲属性”。 荷兰打得算盘挺精,既讨好了美国,又能控制住芯片供应,可他们根本没算清楚后果。 安世这公司看着是外国注册的,实际上跟中国的联系千丝万缕。它的客户里有两万五千多个,很多都是中国的汽车和电子企业,供应链也离不开中国的工厂和市场。 荷兰一接管,管理层全乱了,决策链条断了,订单没法正常对接,生产调度也受影响,再加上美国的制裁悬在头上,要是拿不到豁免,别说赚钱了,能不能维持运转都成问题。 这时候他们才慌了,之前荷兰动手的时候,仗着有美国撑腰,根本没想过中国这边的反应,也没想过安世离了中国市场和供应链根本玩不转。 更关键的是,中国这次根本没惯着他们。外交部直接表态反对这种歧视性做法,说要坚决维护企业权益,国内的行业协会也站出来支持闻泰科技维权。 而且咱们手里有实打实的反制底气,稀土这种造芯片必须用的东西,全球九成以上都来自中国,现在已经升级了管制措施,出口都要审批。 荷兰的半导体产业离了稀土根本不行,更别说安世的芯片主要卖给欧洲车企,要是真闹僵了,欧洲汽车厂的芯片供应都得受影响。 荷兰这才看清形势,知道光靠美国撑腰没用,真把中国惹急了,他们自己损失更大,所以赶紧改口说“巧合”,安世也忙着找国内部门沟通要豁免。 说到底,荷兰当初敢这么横,就是仗着有美国背后撑腰,觉得能随便拿捏中资企业,根本没把中国的市场地位和反制能力放在眼里。 他们以为用个老法律当幌子,再喊几句“国家安全”的口号,就能把抢来的控制权坐稳,可没想到法院文件直接暴露了美国施压的真相,更没想到安世的生存根本离不开中国。现在木已成舟,生意快黄了,才想起找中国沟通要豁免,早干嘛去了。 这事儿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美国的长臂管辖和荷兰的跟班行为,说到底都是为了抢利益,可全球供应链是拧在一起的,真把中国惹急了,谁也别想好过,安世现在服软,不过是被现实打醒了而已。 参考信源:观察者网 2025-10-14 《“强制”接管中资芯片企业,荷兰急辩:不是美国让干的,纯属巧合》

0 阅读:77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