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您去哪儿了!”湖北咸宁南山村村民阮某兵跪在泥地里,攥着父亲沾满泥土的衣角,声音抖得像风中落叶。10月12日凌晨,80岁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阮大爷在深山走失83小时后,终于被警犬“糯米”和无人机联合搜救队找到。这场牵动全网的生死救援,让无数人红了眼眶——原来,在生死关头,总有一群人愿意为你拼尽全力。 一、83小时: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接力赛 10月8日下午2点,阮大爷像往常一样拄着拐杖出门,却再也没回来。儿子阮某兵发现父亲失联后,立刻报警。大幕派出所民警调取监控发现,老人最后出现在南山村陈继垄的山林入口。但山林面积超10平方公里,沟壑纵横、植被茂密,加上8日晚下过雨,气味痕迹被冲刷,搜救难度堪比“大海捞针”。 11日下午3点,搜救陷入僵局。咸宁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携警犬“糯米”紧急支援,可高温让警犬的嗅觉灵敏度下降,无人机热成像也因植被遮挡难以定位。但没人放弃——民警跪在地上扒开灌木丛找线索,村民举着火把彻夜呼喊“阮大爷”,蓝天救援队队员背着20公斤装备在陡坡上攀爬。直到12日零点40分,“糯米”突然对着张家崽山头狂吠,搜救队冲过去时,发现老人蜷缩在灌木丛里,意识清醒但失温严重。 “他口袋里还装着给孙子买的糖,说‘要给娃带回去’。”阮某兵抹着眼泪说。这句话,让在场所有救援人员红了眼眶——原来老人迷路时,心里还惦记着家人。 二、这不是偶然:每一场救援都是“全民总动员” 阮大爷的获救,不是孤例。今年8月,江西赣州大余县84岁的曾奶奶走失,70多名警民连夜搜山,在深坑里找到老人;同月,西藏昌都的八旬老人滑坠山沟,消防员用担架抬着老人走了3公里山路;6月,湖北建始的周润章老人失踪46小时,257名村民和民警打着手电找遍8平方公里山林…… 这些救援背后,是“公安+消防+村民+志愿者”的默契配合。在咸宁,民警用无人机锁定区域,警犬“糯米”闻着气味追踪,村民举着火把照亮山路;在昌都,消防员用绳索下降到30米深沟,医生跪在地上给老人检查;在建始,村支书调监控研判路线,村民自发分组包片。更让人动容的是,救援成功后,西藏村民给消防员献上哈达,湖北村民拦车送救援队,这些朴实的举动,藏着最真挚的感恩。 三、别让“下一次”成为遗憾:我们该做的远不止点赞 “要是再晚一点,真不敢想后果。”阮某兵的话,戳中了所有人的心。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失智老人超1500万,每年走失案例超50万起。但很多家庭仍存在侥幸心理:“我爸身体硬朗,不会走丢”“我妈就下楼买个菜,没事的”。可现实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一旦走失,24小时内死亡率超30%。 救援队的“拼尽全力”,不该是老人唯一的“保险”。我们可以做的其实很简单:给老人戴上有定位的手环,在衣服里缝上联系方式,教老人用手机发定位,甚至在门口装个摄像头。这些小事,可能就能避免一场生死救援。 四、生命的温度:你愿意为陌生人拼一次命吗? 阮大爷被抬下山时,村民自发排成两列,举着手机电筒照亮山路;消防员背老人下山时,自己的后背被荆棘划得血淋淋;民警连续36小时没合眼,眼睛布满血丝却还在喊“再找一圈”。这些画面,让我想起一句话:“所谓英雄,就是平凡人选择了勇敢。” 这场救援,没有超级英雄,只有一群普通人——他们可能是孩子的父母、父母的子女,但在那一刻,他们只有一个身份:生命的守护者。 如果你遇到走失的老人,会停下脚步帮忙吗?如果你的家人走失,你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评论区说说你的故事,让更多人看到这份温暖。 来源:逐浪新闻
“爸!您去哪儿了!”湖北咸宁南山村村民阮某兵跪在泥地里,攥着父亲沾满泥土的衣角,
自由芒果
2025-10-17 11:33:06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