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气愤地发现,俄罗斯用于打击乌克兰的“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竟然是在西方盟友的支持下研发生产出来的。仅仅去年,意大利就向俄罗斯供应了超过200吨的液态原材料,这帮助俄罗斯造出了更多的“伊斯坎德尔-M”导弹碳纤维外壳。当然除了意大利,比利时和波兰等其他欧洲成员,也都或多或少参与了对俄材料供应。尽管泽连斯基不断要求停止和俄罗斯的合作往来,但实际上,包括美国在内,基辅的西方盟友们,并没有真的完全停止和俄罗斯的互动。这让乌克兰很失望,但也表明,就算是基辅的西方盟友,也不认为他们需要为了乌克兰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这事得拆开了说才见真章——意大利那200多吨液态原材料,根本不是普通工业品,而是制造导弹碳纤维外壳的关键环氧树脂。乌克兰经济安全委员会查得清清楚楚,2024年意大利供应的232吨环氧树脂占了俄罗斯进口量的21%,其中大部分来自伦巴第大区的Sir Industriale公司。这家公司嘴上说产品是涂金枪鱼罐头的民用货,海关数据却戳穿了谎言,那些低分子量树脂的HS代码明明白白标注着“可用于军事生产”,而接收这些材料的俄罗斯企业,全是为“伊斯坎德尔-M”造弹体的军工单位。 碳纤维外壳对“伊斯坎德尔-M”有多重要?这导弹能扛住发射时三四千开尔文的高温,还能靠隐身性能突破防空网,全靠碳纤维复合材料撑着。它能减轻弹体重量、提升射程,吸波特性还能让雷达难探测,堪称导弹的“护身铠甲”。没有意大利的环氧树脂把碳纤维粘合定型,俄罗斯想批量造这种导弹根本无从谈起。更讽刺的是,这些交易还通过波兰公司中转,摆明了想遮掩最终去向,可纸哪包得住火。 比利时的操作更让人无语,直接送了300吨氧化锑到俄罗斯,这东西正是“伊斯坎德尔-M”的必需原料,单批货值就超过450万欧元。要知道,比利时可是最早喊着支援乌克兰的欧洲国家之一,一边给基辅送装甲车,一边给莫斯科递造导弹的“零件”,这种两面派做法简直把“利益优先”写在了脸上。 泽连斯基不是没抗议过,去年就高调宣布要制裁“伊斯坎德尔”的制造商,可西方盟友压根没当回事。欧盟直到现在都没把环氧树脂纳入制裁清单,意大利企业一句“没违规”就能堂而皇之继续供货。连美国都在开绿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没加过新制裁,让微芯片、军工部件顺着漏洞往俄罗斯流,所谓的“全面封锁”早成了笑话。 最扎心的是乌克兰士兵的亲身经历——前线刚拦下一枚“伊斯坎德尔-M”,拆解后发现弹体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波兰港口去年运出的批次一模一样。他们拿着证据找西方外交官理论,得到的只是“企业自主行为”的敷衍答复。这哪是“盟友”,分明是踩着乌克兰的战场,给自家企业赚黑心钱。 西方的算盘打得太精了:既想靠乌克兰消耗俄罗斯,又不愿丢了俄罗斯的市场份额,更怕制裁断了自家产业链。意大利的化工企业要靠出口续命,比利时的矿产商离不开俄罗斯订单,美国的农场主还盼着向俄卖粮食。所谓的“道义支持”,在真金白银面前脆得像张纸。 乌克兰终于该看清了,西方从来不是什么“救世主”,他们的援助永远带着算计,合作更是只讲利益。当“伊斯坎德尔-M”的残骸里藏着西方的原材料,所谓的“盟友情谊”,不过是场自欺欺人的闹剧。
乌克兰气愤地发现,俄罗斯用于打击乌克兰的“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竟然是在西方
极速西柚
2025-10-17 11:28:58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