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辽宁的刘奎生和老伴回到家中却发现屋内一片凌乱,随后老两口发现家中所有抽屉都被打开,除饰品外随之不见的还有床下的162万现金,但钱放在这么隐秘的地方怎么还会丢失,难道是熟人作案? 刘奎生夫妇从年轻时就开小超市,起早贪黑,卖烟酒日用品,赚的钱一分一厘攒着。超市不大,就在小区门口,邻居们都爱去买东西,图个实惠。刘奎生管进货,妻子管账,两人配合默契。 八十年代他们起步,那时候经济刚放开,啥都缺,他们从摆摊干起,风里来雨里去。慢慢地,超市稳当了,儿女大了也出去打工,寄钱回来,可夫妇俩不靠这个,坚持自己养活自己。 妻子爱记账,每笔进出都写得清清楚楚,从不乱花。九十年代银行利率高,他们存过定期,但后来听风就是雨,觉得现金在家放着保险,就全取出来了。162万啊,那得多少年头?他们不信银行,不爱投资,就这么码在床板下的暗格里,用纸箱裹紧,压实了。 邻居们都不知道,儿女也没提过。这钱是他们的养老本,够用一辈子。 退休后,超市交给侄子管,他们在家附近转悠,日子过得平淡。刘奎生偶尔看报纸,妻子翻账本,谁成想,这份谨慎反倒埋下隐患。 2015年4月23日中午,他们从外面回来,本该是寻常一天,结果一切变样。屋里乱套,抽屉全拉开,首饰没了,床下空了。妻子一看就晕过去,刘奎生报了警。民警来时,也傻眼,这金额在本地盗窃案里罕见。起初他们还怀疑是不是报错,可现场铁证如山。 账本一查,数字对得上,夫妇俩没撒谎。这案子一下就上心了,整个分局动起来,派老手办。门锁简单,撬痕浅,说明贼是惯犯,不是临时起意。监控一调,小区门口两个身影鬼鬼祟祟,一人背包,一人提袋。包里布料眼熟,跟刘家床单一模一样。 民警顺藤摸瓜,查出租车记录,司机说乘客急吼吼,下车扔钱就跑。车站监控又抓到尾巴,两人买票北上。 公安系统一敲,嫌疑人浮出水面:康而武,黑龙江人,有盗窃前科。1994年他因偷东西判了九年,2003年出狱,在营口打零工,最近回老家。时间对得上,案发后一天就撤。警方跨省抓人,黑龙江那边配合,在包头一破屋子堵住他。 康而武一开门,就被摁住,屋里搜出部分现金和那床单。他起初嘴硬,可证据一摆,招了。同伙是侄子康永吉,两人叔侄档,闲逛时看刘家门锁松,试着撬开。进去翻箱倒柜,本想拿点小物件,掀床一看,钞票堆成山。两人裹了床单打包,逃出小区,分头藏钱。 警方追赃,银行存单、买车钱,全挖出来,大部分追回。刘奎生夫妇去警局领,签字时手稳当。事后他们学乖了,把钱存银行,门锁换新。 时代变了,数字支付流行,现金用处少,可老人家跟不上趟。超市生意照旧,儿女劝他们多存定期,他们点头答应。
2015年,辽宁的刘奎生和老伴回到家中却发现屋内一片凌乱,随后老两口发现家中所有
时光浅吟离殇
2025-10-17 09:59:18
0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