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有个女的,怀孕了,舍不得花钱买肉吃。 我是她隔壁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她那抠劲儿不是一天两天,我看着都替她捏把汗。平常就咸菜就馒头,油都是一点点抹,肉碰都不碰,说省下钱给娃用。那天初夏,我在院口捆葱,瞧见她从集市拎回来一袋边角料骨头,摊主收摊不要的凉菜也顺手捡了。傍晚她就着冷汤吃了半碗,我心里犯嘀咕,天气热东西容易坏啊。夜里她肚子开始绞着疼,跑厕所跑到腿都软了,汗渍一圈圈,我赶紧喊了隔壁老王,一起把她扶上我家的电三轮往镇卫生院冲。 镇卫生院的灯白得刺眼,医生抽血一看,血红蛋白低得离谱。她肠胃炎作祟,体温飙到三十八多,胎心时快时慢,我在旁边捏着衣角,心里一直打鼓。护士把点滴挂上,我只觉得这钱再省也不能往这儿省,真是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大山接到电话从工地一路赶来。他脸上全是尘土,鞋底沾着水泥,把手里那点工钱攥得紧紧的,先去窗口交押金,再回来站在床尾,憋着话不吭声。医保能报一部分,可住院天数有限,他去队里借,骑着电动车在夜风里跑,手上那点茧更粗了。我没多劝,只把她的被角掖好,递温水,看她喉结一动一动地咽,心里酸得慌。 住院第二天,镇里妇联的志愿者来发孕期营养册子,还送了合作社的蔬菜券,倒是挺有人情味。吴医生把她的饮食单列得清清楚楚,肉蛋奶和豆类怎么搭配,盐油怎么控,连水果都按天数给她标好。我照着单子给她煮了糖心蛋,市场上打折的银鱼洗净蒸了,小碗小碗端过去,热气腾腾,人也踏实几分。她看着那些东西,脸上的拧巴慢慢松开,羞愧里夹着点心虚,我也不追问,生怕她越想越别扭。大山这几天一早一晚跑,白天工地干活,晚上到病房坐一会儿,不多话,就把她的水杯用旧抹布擦得亮亮的,床脚挪正,医嘱一条条记在破笔记本上。我心里明白,他们那点“省”背后是彩礼债、房贷和老人念叨的老规矩,可命比账单要紧,这是句实在话。 出院后,我陪她往粮油店和母婴店跑,挑最实在的:瘦肉、豆腐、胡萝卜、黑芝麻,贵的先放下。教她把杂粮掺着米一起煮,肉片焯水去腥,再跟青菜一炒,油少味香,一顿也花不了几个钱,关键均衡。让她把开销记到本子上,先把“吃得好”“产检准时”排在前头,其他能等就等,不是不花,是挑地方花。大山把夜班退了一个,说人不能一直硬扛,危险班就别接,我拍他肩膀,算是给个胆。老人还念叨“能省就省”,她这回没和气顶,只拿化验单出来,让老人摸摸孩子的胎动,真切的东西胜过十句嘴上话。她开始明白啥叫便宜,啥叫值当,把短视频里的偏方都删了,关注了县卫生公众号,学习起来不难,关键是肯转念。 到了秋天,孩子生得顺,哭声又亮又长,产房的护士都夸她恢复得快,脸色也红润。满月那天不摆大席,就在院里摆两桌家常菜,土豆炖豆角、玉米糁粥,热乎乎的,好吃不贵,大家坐着聊得松快。她后来在村微信群里做个小分享,写每周菜谱和贫血改善办法,没有大道理,都是可操作的小窍门。合作社请她去讲年轻媳妇的“省与不省”,她抱着娃站台上,说别和身体较劲,钱要花在该花的地方,大家都点头。农忙季她还去小学做志愿者,给孩子们讲午餐怎么搭配,孩子们听得认真,回家跟大人说要少喝碳酸饮料,我看着都乐。我隔着老槐树看她推着小车走过石子路,鞋印一排排,小娃在车里咿呀,风把她的碎发吹起来,想着那晚的紧张,现在的踏实,一家人的路总算拐正了。 为省几块钱真要拿自己和娃的命拼吗?
我们村有个女的,怀孕了,舍不得花钱买肉吃。 我是她隔壁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她
成熟熊猫
2025-10-17 04:32:3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