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手下大将朱温占领同州后,手下向他献上一个美女,朱温定睛一看,高兴的跳了起来,原来,这个竟然是他少年时就心心念的“白月光”张惠。[紫薇别走] 朱温十八岁那年在宋州城外遇见了张惠,当时张惠的父亲张蕤是宋州刺史,朱温只是城郊一个穷苦人家的次子,他远远看着这位官宦小姐在街市上走过,回家后对母亲说了一句话:“我要娶她,就像汉光武帝迎娶阴丽华那样。” 朱温家境贫寒,连温饱都成问题,而张家是宋州最显赫的家族之一,但他把这个念头深深藏在心底,开始拼命习武读书,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公元875年,黄巢起义爆发,战火很快蔓延到宋州,张家在战乱中失散,张蕤夫妇在逃难途中双双遇难,朱温在这场动荡中加入了起义军,凭借勇猛善战逐渐崭露头角,他每攻下一座城池,都会派人打听张惠的下落,但始终没有消息。 朱温成为同州防御使,一天部下押送来一批俘虏,其中有一名女子引起了他的注意,七年的战乱让这个女子面容憔悴,但朱温一眼就认出了她正是张惠。 朱温立即放下手中所有军务,按照最隆重的六礼之仪迎娶了张惠,这在当时的军阀中极为罕见,大多数将领对待女俘虏的态度粗暴随意,但朱温坚持要给张惠一个正式的名分,婚礼当天他对部下说:“这是我十八岁时就想娶的女人,现在终于如愿了。” 张惠嫁给朱温后,很快就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见识,朱温准备攻打河中,张惠看过军报后写信给他:“河中李克用刚刚大败黄巢,士气正旺,此时进攻凶险难料,不如暂避其锋,等待时机。” 朱温在每次重大决策前都会征询张惠的意见,公元884年,朱温准备处死三百名降兵,张惠连夜赶到军营劝阻:“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杀降只会让更多人不敢归附,留下他们,既增加兵力又显示仁德,”朱温听从了她的建议,这批降兵后来成为他麾下最精锐的部队之一。 公元896年,朱温击败宿敌朱瑾,打算将朱瑾的妻子纳为妾室,张惠听闻后专程赶来,对朱温说了一番话:“朱瑾妻子在丈夫战败后仍然不离不弃,这是难得的贞烈,将军若是强纳她,天下人会怎么看?会说将军不仁不义,只会毁掉您多年积累的声誉。” 朱温沉默了很久,最终同意安排朱瑾妻子出家为尼,并每月拨款供养,这件事传开后,许多敌对势力的家眷主动向朱温表示归附,因为他们知道即使战败,家人也能得到善待,张惠用一次劝说为朱温赢得了“仁义”的名声。 朱温势力达到鼎盛,控制了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这一年他在军中犯了一个错误与一名营妓关系过密导致对方怀孕,朱温不敢把这件事告诉张惠,偷偷把那个女人安置在城外,每月派人送去银钱。 张惠身体开始出现不适,太医诊断后说是积劳成疾,朱温放下所有军务日夜守在床前,但张惠的病情仍在恶化,临终前她拉着朱温的手说:“我这一生最担心的就是你,你性格暴躁,容易冲动误事,我死后你要记住两件事:少杀人,远女色,只有这样,你建立的基业才能长久。” 张惠去世那天,五十一岁的朱温失声痛哭,他下令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为妻子守孝百日,朱温建立后梁,追封张惠为元贞皇后,并在皇宫中为她修建了专门的祭堂。 张惠的临终告诫朱温并没有完全听进去,失去妻子约束后,他的行为越来越放肆,他开始公开宠幸儿媳妇们,整个后梁皇宫陷入混乱,这种荒唐行为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 网友热评: 这简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霸道将军爱上我”。 “别看朱温后来干尽荒唐事,但对张惠,他算是把所有的真心和尊重都给了,张惠活着的时候,他好歹还有个人样。” “张惠不只是朱温的‘白月光’,更是他的首席智库和刹车片,好几次要不是她劝住朱温,估计他早就因为滥杀失尽人心,等不到称帝那天了。” “‘戒杀远色’的临终遗言全忘了,这说明权力失去制衡有多可怕,张惠一走,就再也没人能管得住他内心的野兽了。” “找个好伴侣真的太重要了,尤其是对能力强但性子野的人来说,一个贤内助就是最好的‘稳压器’。” 你们觉得,如果张惠没有早逝,她能否约束住晚年的朱温,避免后梁那么快灭亡的悲剧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独到见解。 信源:《资治通鉴》
黄巢手下大将朱温占领同州后,手下向他献上一个美女,朱温定睛一看,高兴的跳了起来,
征途观史
2025-10-16 19:45:03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