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春熙路要1个半小时,比德阳到成都还慢。这就是目前彭州通勤的痛点。这让人不禁要问,坐拥蔬菜基地与文旅资源的成都北部重镇,彭州的轨道交通建设为何总停留在“规划中”,成了拖后腿的短板。 当前彭州人的“轨道出行”,更像一场妥协。虽然成彭快铁已开通多年,看似二十多分钟可达犀浦,但日均趟车次远未实现公交化。更棘手的是换乘难题,犀浦站早晚高峰的人流更是可观。从彭州到天府广场,全程耗时接近超一个半小时,比周边区县多出近半小时。 最让人心焦的是“规划很美,落地很远”。早在2017年就被提及的S11支线,规划串联新繁与彭州主城区,还能换乘地铁5号线,一度让市民充满期待。可时至今日,官方回复仍停留在“线网规划阶段,暂不具备开工条件”,具体动工时间成了未知数。 有人说彭州人口分散、山地多,修地铁成本高,可80万常住人口比都江堰还多,人家地铁早已通车多年;也有人寄望接驳车救急,但也抵不过地铁直达的便利。更尴尬的是,即将通车的S11主线濛阳站,离主城区开车还要20分钟,被网友调侃“修了个寂寞”。 从成彭快铁通车时的欢喜,到如今对规划线路的无奈追问,彭州人的地铁梦已等了10年。交通滞后不仅困住了通勤族,更让蔬菜外销、文旅引流的优势打了折扣。何时能让“规划图”变成“实景图”,让80万彭州人真正融入成都半小时通勤圈?这或许是比GDP增长更迫切的民生答案。
有人说,兰渝高铁不经过成都,所以成都不积极推进,四川段规划困难。搞错没有,成都是
【62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