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荷兰当局冻结闻泰科技资产的消息传来,市场才恍然大悟,董明珠此前清仓闻泰科技股份的举动,并非 “不懂芯片”的盲目操作,而是一次精准的风险预判。 从持有1.1亿股到年初彻底离场,她的决策曾遭舆论猛烈批评,被质疑会拖累格力芯片事业,但如今再看,这份“提前抽身”的果断,恰恰印证了她对芯片产业底层逻辑的深刻洞察。 闻泰科技2020年斥资150亿收购安世半导体,曾被视作“蛇吞象”的芯片布局典范,可荷兰当局的介入让这笔交易陷入僵局,也暴露了“技术外购”模式的致命短板:依赖外部技术的企业,就像把生命线系在别人手中,一旦遭遇政策、贸易等外部风险,整个战略便可能瞬间崩塌。这种“买来的技术安全感”,在全球芯片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根本不堪一击。 反观格力,2018年成立零边界半导体时,自主研发之路布满荆棘,外界不乏“不切实际”的质疑。但正是这份“啃硬骨头”的坚持,让格力避开了“外购依赖”的坑。自主研发或许起步慢、成本高,却能掌握技术主动权,不会因外部变动陷入被动。 董明珠那句“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绝非口号,而是经历市场验证的清醒认知:芯片不是靠“收购”就能速成的生意,也没有“拿来即用”的捷径,唯有沉下心做研发,才能在行业“寒冬”中站稳脚跟。 有网友说,董明珠的决策背后,是对“短期利益”与“长期安全”的清醒权衡。很多企业沉迷于“收购换技术”的速成路径,却忽略了核心技术的不可替代性;而格力选择自主研发,看似走了弯路,实则为未来筑起了“护城河”。 这件事更给所有科技企业提了个醒:在芯片这类战略领域,“安全感”永远无法通过外购获得,唯有把技术根扎在自己的土壤里,才能真正抵御风雨。 对此各位读者怎么看?欢迎来评论区留言交流。
安世30家子公司在荷兰被冻资产后,我国开始出口管制,切断安世在中国的供应链,安世
【27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