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威胁从11月1日起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后,印度集体表现的异常平静,不

水绿玩转世界 2025-10-16 11:25:02

在特朗普威胁从11月1日起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后,印度集体表现的异常平静,不像上次一样“上窜下跳”,甚至还想通过对付巴基斯坦向美国证明自己,以此来接下中国的产能。   特朗普这次又拿关税说事,还放话要给中国商品加一倍的税,眼看就到日子,全球都在盯着这场风波会怎么闹,唯独印度那边安静得有点奇怪。   换在以前,这种时候印度早该蹦跶起来了,要么跟着喊几句口号,要么趁机出台点政策刷存在感,可这回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主流媒体,都透着一股不慌不忙的淡定,连街头讨论的热度都比往常低了不少。   这淡定背后可不是真佛系,全是精打细算的小心思,往前数几年,印度跟美国闹贸易摩擦时可不是这副模样。   那时候美国刚对钢铝加征关税,印度立马就拿出了反制清单,一副硬刚到底的架势,结果特朗普直接在推特上发飙,还在国际会议上暗示印度领导人给他打电话求情,把印度架在那儿下不来台。   更实在的是美国干脆取消了给印度的贸易优惠待遇,每年让印度少赚了不少钱,这下印度才真真切切尝到了硬刚的苦头,吃过亏就学聪明了,现在知道跟美国硬碰硬划不来,索性收起脾气装淡定,生怕得罪了这位金主。   表面装平静,暗地里动作可没停,就在关税威胁传出来没几天,印度突然对巴基斯坦来了波狠的,又是暂停两国的河水条约,又是关闭唯一的陆路口岸,还把巴基斯坦使馆的人往外赶,连已经签发的签证都给吊销了。   要知道,就算以前两次打大规模战争,印度都没敢动过那个河水条约,这次下手这么狠,时机选得太巧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做给美国看的,美国一直想在南亚找个靠谱的帮手,印度这么一搞,既展示了自己在地区里的硬实力,又呼应了美国对南亚安全的关切,等于明着递话:你看我多听话,跟你站一队对付竞争对手。   这么讨好美国,核心目的就一个,那就是想接中国的班,把那些因为关税转移出来的产能抢到手,印度官方都快把这点心思写在脸上了,商工部长公开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媒体也跟着起哄,说印度能替代中国生产好几百种产品。   为了让美国满意,印度还盘算着给美国的猪肉、医疗设备降关税,扩大采购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和武器,简直是想尽办法让利。   在国内也赶紧出台政策,给外资企业搞优惠,甚至放宽了一些行业的质量标准,就盼着外资能带着订单过来。   可惜想法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印度想接产能,自身的毛病太多了,最头疼的是供应链根本跟不上,好多关键零件都得从中国进口,比如造手机、做药品的原材料,一多半都依赖中国供应。   这边想替代中国,那边又离不开中国的零件,这本身就拧巴得很,而且印度的基础设施也实在拿不出手,电力供应时断时续,港口效率低,货物运起来又慢又贵。   劳动力看着多,但技能跟不上,生产效率差得远,之前印度搞过一个吸引外资的补贴计划,折腾了四年还是失败了,除了手机组装和制药稍微有点起色,其他行业根本没起来,不少企业因为审批慢、政策变来变去,最后都撤资了。   更有意思的是,不光自身条件不行,外面的竞争对手也不少,越南、孟加拉国这些国家早就抢着接服装、电子这些订单了,人家供应链比印度成熟,政策也更稳定,外资更愿意去。   印度之前还指望靠水产品打开美国市场,结果美国把低关税给了南美国家,印度的冷冻虾直接滞销了几千箱,最后没办法还得找中国市场消化库存,这处境也是够尴尬的。   说白了,印度这次的平静就是一场精准的投机,以前年轻气盛爱跟美国叫板,吃了亏才明白实力不够就得低头,现在一门心思讨好美国,想借中美摩擦的机会壮大自己,可又没解决自身的根本问题。   一边对美国点头哈腰,一边对巴基斯坦耀武扬威,以为靠这两下就能拿到想要的产能,未免太天真了,美国向来只讲利益,等印度没了利用价值,说不定转头就会被抛弃。   而且印度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一直没断,一边想抢中国的生意,一边又离不开中国的供应,这种矛盾的状态根本撑不起来所谓的产业崛起。   大家谈一谈,你觉得印度这番讨好美国、打压巴基斯坦的操作,真能抢到中国的产能吗?

0 阅读:0
水绿玩转世界

水绿玩转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