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突然放大招!从这天起,中国游客入境欧洲再也没"章"可盖了? 你敢信吗?2025年10月12日起,所有去欧洲旅游的中国人,护照上再也看不到熟悉的申根章了!取而代之的,是指纹全录、人脸扫描、数据联网的"电子监控"时代正式开启! 这事儿可不是空穴来风,欧盟29国同步启用了EES电子出入境系统,直接把护照盖章扫进了历史垃圾堆。官方说得好听,说是为了“现代化边境管理”。 所谓的现代化,就是把你的四枚指纹、一张人脸照片全存进系统里。首次入境得在专门柜台登记,之后靠刷脸就能通关,听着倒挺省事。 欧盟内政委员布伦纳还高调宣称,这是“移民框架的数字支柱”。说白了,就是想把每个人的行踪都攥在数据里,堵死逾期滞留的漏洞。 但别被“便利”俩字忽悠了!这系统根本是把双刃剑。去年Meta刚因数据传输违规,被欧盟罚了13亿美元天价罚单,他们的隐私保护可信度存疑。 咱们的生物信息可不是普通数据,一旦泄露或被滥用,后果不堪设想。欧盟自己都承认,GDPR法规在执行上存在致命缺陷,小国监管根本管不住巨头。 更要分清EES和ETIAS的区别!咱们中国游客办了申根签,暂时不用申请ETIAS,但指纹人脸这关必须过。那些免签国游客才需要提前花7欧元办授权。 有人觉得没了盖章可惜,毕竟每枚印章都是旅行的纪念。现在好了,所有足迹全变成后台代码,连回忆都成了可被监控的数据。 官方吹的“自动算停留天数”确实贴心,90天期限到了系统比闹钟还灵。可这背后,是个人行踪被实时追踪的隐忧,想想都后背发凉。 法国、德国这些大国还在过渡期,先挑部分口岸试点,明年4月才全面铺开。现在计划去欧洲的,得提前查好入境口岸的要求,别临时掉链子。 打着安全和效率的旗号,把游客的生物信息当成管理工具,这算盘打得太响。便利是真的,但以隐私为代价的便利,到底值不值? 欧盟口口声声说保护公民权利,却对游客的生物信息安全缺乏保障。这种双重标准,实在让人难以信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欧盟,这次真的是“糗”大了,都糗到“姥姥”家了!一场欧盟委员会新闻发布会上,有记
【4评论】【3点赞】
用户12xxx69
采集他人信息,侵犯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