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一辆逆行车驶来,将女子撞倒,随后直接逃离。等到120和110赶到后,那辆车竟又开了回来,但驾驶员却声称不是自己开车撞的女子。后来通过肉眼比对,确实无法看清当时是谁开的车,民警最终通过大数据分析,成功锁定肇事者,并且表示这两个人都有可能被拘留,一个都跑不了。 桑女士刚吃过晚饭,收拾妥当后就骑着三轮车出门上班。 道路上虽有灯光,但远不如白天明亮,因此桑女士谨小慎微地开着三轮车,就怕在这昏暗的路上发生意外。 她正这样想着,前方突然窜出一辆白色轿车,直接将她撞翻。桑女士被卡在三轮车里动弹不得,痛得汗珠直冒。 她本以为对方司机会立刻下车查看情况,送她去救治,谁知对方只探出头看了一眼,就直接驾车离去。 被困的桑女士又怕又痛,眼泪都快掉下来。她赶紧颤颤巍巍地摸索到包,从里面拿出手机拨打求助电话。 不一会儿,110和120就到了。桑女士强忍着疼痛告诉民警,是一辆逆行的白色轿车把她撞翻的,司机明知撞了人,却没下车看过她一眼。 正在这时,一辆白色轿车驶了过来。桑女士眼睛一亮,说好像就是这辆车撞了自己。 众人上前询问,可司机却辩称不是自己开的车。不过大家都能确定这就是肇事车辆——车头已经撞坏了,民警当即把车控制了起来。 但驾驶员始终咬定不是自己撞的人。为了查清真相,民警调取监控,将画面中白色轿车的驾驶员与回来的这名司机进行人脸识别比对,肉眼确实分辨不出两人的区别。 桑女士这时才回忆起来,当时可能发生了司机调包。她记得路边有个车牌号,大概率是肇事车辆的车牌被撞掉了。 “他们当时逃走就算逃逸,为啥又回来?回来还不认账,说不定是怕勘察现场时发现那副掉落的车牌。”还有一种可能,是最初的司机喝了酒——本来逆行就违法,要是再加上酒驾,处罚会更重。 关键得先证实“调包”这件事,才能合理推断他们的动机。民警肉眼无法分辨两人差异,没法认定调包行为,于是借助大数据进行人脸深度分析,最终确认监控里的司机和回来的司机确实是两个人:当时开车撞人的是一人,后来把车开回来的是另一人。 桑女士的儿子焦急地问民警,这两人会不会被处罚。“我妈躺在地上,他们不管不顾就跑了,还找个假司机来顶包,太恶劣了!” 民警明确表示:“这两个人都有可能被拘留,一个也跑不掉。” 一、白色轿车是逆行,违反了交通规则,最后还逃逸,会被严惩。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第九十九条明确,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若逃逸行为符合《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及相关司法解释,还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面临有期徒刑等刑事处罚。 白色轿车逆行本身就违反了“右侧通行”的基本交通规则,是导致撞伤桑女士的直接原因。事故发生后,司机不仅没下车救人、报警,反而直接开车跑了,这就是典型的交通肇事逃逸。不管桑女士伤情轻重,单是逃逸行为就够受处罚了——最少得罚200元,最多能罚2000元,还可能被拘留15天。要是桑女士伤势严重,达到重伤标准,那司机还可能构成犯罪,得坐牢。 二、将白色轿车驶回来的那名驾驶员是顶包的,大概率会被拘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规定,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若明知肇事者构成犯罪仍顶包,还可能触犯《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构成包庇罪,面临刑事处罚。 这名驾驶员明知道车子撞了人,还故意冒充肇事者,向民警撒谎说自己是司机,这就是“顶包”。这种行为干扰了民警办案,就算最终没构成犯罪,也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里“提供虚假证言”的情形,大概率会被拘留5到10天,还要罚200到500元。 要是当初开车的司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那他这个顶包行为可能更严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此事,大家如何看? 素材:都市报道2025-10-14
高速上最让人手心冒汗的,不是把车开到120码。而是导航里的声音都快嘶吼了:“请
【25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