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排在天津广州南京成都武汉前面了!

新浪财经 2025-10-14 22:52:00

这是一件大事。

昨天,我国首份《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报告(2025年)》发布后,整个城市经济圈都愣住了。

济南,这座常被视作“北方传统城市代表”的省会,竟以综合得分冲进全国前五,将天津、广州、南京、成都、武汉等一众传统强市甩在身后。

“浮见”注意到,人民日报也推送了这条信息。

要知道,过去多年,“南方城市领跑、北方城市追赶”几乎成了城市竞争的固定剧本,从经济总量到创新活力,从人口吸引力到治理效能,北方城市似乎总在“追赶者”的角色里徘徊。

02

排名洗牌背后,一场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体系革命”。

这份报告之所以能让济南“逆袭”,核心在于它彻底改写了城市实力的“打分规则”。

过去评价一座城市强不强,大家习惯盯着GDP总量、财政收入这些“硬指标”,南方城市凭借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的先发优势,常年占据榜单前列。

但这次不一样——报告首次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中国城市政策深度绑定,用90项可落地、可量化的指标,构建了一套“不唯GDP”的新体系。

简单说,现在看城市实力,不再只问“经济盘子有多大”,更要看“创新能不能变现、生态能不能宜居、治理能不能高效”。

再看那些暂时排名靠后的城市。广州的商贸根基没丢,但创新浓度跟不上、生态治理进度慢了半拍,综合得分自然受影响;天津的重工业底蕴扎实,可产业转型的步子没跟上新要求。它们不是“变弱了”,而是过去的优势在新规则里“权重降了”。

03

济南的“向上急迫感”,三年三次数字大会、三个月三次聚焦创新。

很多人好奇,济南到底做对了什么?

虽然目前还没查到报告的详细得分,但只要你去过济南、观察过这座城市的动作,就能感受到它那种“不想掉队、要抢先机”的急迫感——这种劲头,正是很多北方城市转型需要的“精气神”。

看两个例子。

先看“数字济南”的推进节奏:2022年开“建设推进大会”,把数字化定为城市发展的“必选项”;2023年开“重点突破大会”,盯着数据要素市场化、智慧政务这些“硬骨头”啃;2024年开“全面提升大会”,要让数字化渗透到城市治理的每一个角落。

三年三次大会,每次都是最高规格,每次都在“升级版本”,市委书记刘强一句话点透:“数字济南建设,是提升济南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再看创新创业的“紧盯力度”:在今年短短三个月里,济南市长在三次重要会议上,次次把焦点对准同一个主题——创新创业。他说这是城市“赢得发展主动和优势的关键之举”。

这些动作背后,是济南城市的清醒。

新一代数字技术掀起的革命里,没有“北方南方”的先天差异,只有“抓不抓得住”的机会。

04

济南的突围给了更多北方城市信心。

这些年,不少北方城市面临“人口外流”“产业老化”的焦虑,甚至有人说“北方城市难再崛起”。但济南冲进前五的事实告诉大家,当城市竞争进入“系统制胜”的时代,对北方城市来说其实是“机会窗口”。

很多北方城市有扎实的工业基础、丰富的科教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过去这些优势没完全转化为竞争力;而现在,当“创新可持续性”“生态宜居度”“治理精细化”成为核心指标,北方城市只要把这些“家底”盘活,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突围路径。

05

未来的城市榜单里,或许会有更多北方城市像济南这样“突围”。不是因为运气,而是因为它们看懂了新的竞争逻辑,更因为它们找回了北方城市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最后,我愿再次重复这句话。

新一代数字技术掀起的革命里,没有“北方南方”的先天差异,只有“抓不抓得住”的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