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割不动年轻人了!”大家发现没有,国庆假期酒店价格猛涨,但一些年轻人和大学生没有选择妥协,他们照样出去玩,夜晚则选择在广场或公园搭起帐篷,开启别样的过夜模式,让资本气的直咬牙! 打开预订软件,不少景区周边酒店价格打着“国庆特供”的旗号翻了两三倍,曾经三百多的经济型酒店,假期里直接飙到上千,更有甚者标出“观景房溢价50%”的霸王条款。有网友吐槽:“我月薪三千,住两晚酒店要花掉半个月工资,这哪是旅游,分明是给酒店打工!”可年轻人偏不吃这一套——北京奥森公园的草坪上,00后小吴和室友支起拼色帐篷,睡前煮一碗泡面配火腿肠,抬头就是透过树叶缝隙的星空;上海外滩江边,一群大学生围坐帐篷旁弹吉他,歌声混着江风,比住江景房更有滋味。 他们不是没钱,是不愿为“节日溢价”当冤大头。刚工作的95后小李算过一笔账:买一顶基础款帐篷200元,防潮垫50元,再备上便携炉具,分摊到三次出行,每次住宿成本不到100元,“省下的钱能多吃两顿当地特色菜,还能买伴手礼,这不比把钱扔给涨价酒店香?”在小红书上,国庆帐篷过夜攻略话题下有超10万条笔记,年轻人分享如何找免费营地、怎么用最少的钱搞定住宿,字里行间都是“拒绝被收割”的清醒。 更戳人的是,帐篷里藏着资本给不了的快乐。成都天府绿道的帐篷区里,有情侣在挂着串灯的帐篷里写旅行手账,有朋友围在一起玩卡牌游戏,凌晨还能爬起来看日出;杭州西湖边,几个大学生自发组织“帐篷故事会”,陌生人分享各自的旅途见闻,原本孤单的旅行变得热闹又温暖。这些没有标价的互动、不被定义的自由,恰恰是千元酒店里标准化的服务给不了的。 有人说年轻人这是“穷游”,可年轻人心里门儿清:旅游的本质是放松,不是为了在朋友圈晒高价酒店证明自己。当资本以为靠涨价就能拿捏消费者时,年轻人用帐篷竖起了反抗的旗帜——我们不拒绝消费,但拒绝被“宰”;我们愿意为好体验买单,但绝不为溢价妥协。 看着公园里星星点点的帐篷灯,忽然明白:不是资本割不动年轻人了,是年轻人终于读懂了消费的真相——快乐从不是用价格衡量的,那些藏在帐篷里的笑声、星空下的畅谈,才是旅行最珍贵的模样。
“资本割不动年轻人了!”大家发现没有,国庆假期酒店价格猛涨,但一些年轻人和大学生
文元
2025-10-14 17:10: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