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导游旗涨粉 37 万?张家界这出 “爱国戏”,伤了恩人、砸了饭碗 2025年10月7日,张家界天门山景区的热闹被一场冲突打断。一名举着手机拍摄的黑衣男子,突然冲上去揪住韩国导游手里的小旗子,嘶吼着“不收我不让你走”,非要导游收起那面印着太极图案的导游旗。导游反复解释这只是集合队伍的工具,可对方根本不听,僵持半天直到民警赶来劝和,导游无奈收旗才作罢。 这事很快闹上热搜,视频在外网播放过百万,韩国电视台直接配着“中国依旧敏感”的旁白播了出去。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张家界景区根本没有禁止外国导游旗的规定,只有“不得商业展示”的条款,而导游举旗就是为了在人流里让游客认路,跟外卖员的黄马甲没区别。文化和旅游部后来也明确说了,法规里压根没禁止外籍旅游旗帜这一条。 闹剧的代价来得飞快。当天晚上,张家界文旅局的电话被韩国旅行社打爆了,三天内两千多张韩国赴张机票退订,相当于小长假三分之一的入境客流没了。更讽刺的是,那名黑衣男子是个“爱国主播”,这一出戏让他涨了三十七万粉丝,账号简介里“商务合作私信”的字样,把流量生意做的明明白白。 这出没头没脑的闹剧里,最冤的就是旅行团里那些头发都白了的韩国爷爷奶奶。他们真不是来随便逛两圈的普通游客,实实在在是韩国那边对中国最有好感、最愿意亲近的一群人。 《环球时报》去年的调查显示,超八成韩国人希望和中国保持友好,而这些银发族正是友好的核心群体。他们经历过中韩建交,看着中国从穷小子变成经济大国,学中文、追中国剧,打心底里觉得中国亲切。 济州航空的数据更直接,韩国60到70岁的老人里,16%的海外旅行会选中国,而20到30岁的年轻人选中国的只有8%,大部分都扎去了日本。对这些老人来说,张家界不是普通景点,简直是“人生必去清单”的top选项。 去年一年,张家界光是韩国游客就接待了 43 万,这数儿直接占了它全年入境游客的六成,而且这里面一大半都是头发花白的老人家。他们背着双肩包爬天门山,对着玻璃栈道拍照比心,临走还会给孙子带茶颜悦色。可这次,他们亲眼看着导游被为难,脸上的尴尬和不安,比任何指责都伤人。 这些韩国老人不只是“友好使者”,更是张家界的“财神爷”。飞猪的数据显示,韩国游客在张家界平均停留3.8天,人均消费6800元,比国内游客高出一截。武陵源门口卖泡菜年糕的老板娘,去年靠韩国客人刚凑齐儿子的学费,这一闹,生意直接冷了半截。 张家界为了接这些客人,早就把服务做到了家。景区里到处是韩语标识,商家学着用韩语打招呼,每周三十趟直飞航班连着凉城和首尔。当地导游老李带了十年韩团,总结出“见面夸韩剧、上车送辣条”的口诀,就为了让客人舒心,这都是实打实的心血。 可黑衣男子这几分钟的表演,把这些努力全搅黄了。韩国最大的旅行社直接把张家界从首页撤下,换成了日本福冈。有人算过账,这一下至少损失三千万元直接消费,要是算上长期口碑,损失得有几个亿。 更惨的是张家界学院韩语系的学生,本来签好的韩国实习团全被叫停,宿舍群里哭着问“学三年韩语难道去卖烤冷面?”。 最让人恶心的是,这场闹剧根本不是什么“爱国”,就是一场赚流量的生意。黑衣男子左手举着手机拍特写,右手扯旗造势,把“警方只能劝和”的灰色地带摸得门清,就是为了靠冲突博眼球涨粉。 他倒成了“爱国网红”,可张家界的商户要付房租,导游要养家人,学生要找工作,这些人的生计谁来管?有人说他“硬气”,可这根本不是爱国,是愚蠢。 长白山因为地缘特殊不让挂外国旗,那是有明文规定的,可张家界是开门迎客的景区,靠一万多个韩国旅行团撑起旅游经济呢。真正的爱国,是看着外国游客为中国风景点赞时的自豪,是靠服务和口碑把生意做长久,而不是拿着无知当勇气,拿着别人的饭碗换自己的流量。 韩国年轻人本来就不太爱来中国,78%的人旅行首选日本,对中国的印象还总被负面消息带偏。全靠这些银发老人带着善意来搭桥,现在桥被拆了,以后再想建起来可就难了。张家界这面被攥皱的导游旗,撕坏的不只是中韩民间的信任,更是无数普通人的生计。 那些凌晨起来准备韩餐的老板,背了十年讲解词的导游,苦学韩语的学生,他们用真心搭起的交流桥梁,经不起这种“流量爱国”的折腾。其实道理特简单。国与国的友好,从来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是老人旅游时的笑脸,是商家递过去的热茶,是年轻人互相分享的美食。 韩国旅行社打“孝顺父母就送张家界旅游”的广告,当地商家学韩语练服务,这些实打实的行动,才是真的“民间外交”。黑衣男子最后把铺子挂了转租,可张家界损失的几个亿,韩语系学生泡汤的实习,这些代价没人替他买单。真正的大国气度,是能容得下一面导游旗,是懂得珍惜那些带着善意而来的朋友。 参考信源:韩国人为何“独宠”张家界?丨园来如此 2025-10-14 10:23·中国新闻网
张家界彻底解释不清了!深夜,张家界七星山的索道巡检员在检修索道时发现“金蛇望月
【152评论】【206点赞】
用户17xxx67
封杀!罚款!罚的这货倾家荡产就老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