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是软件工程师,45岁下岗,出去找工作,刚开始低于两万不干。短短几年,换了十多家小公司,越换工资越低。到最后,只要给交社保,每月几千块钱就干,也没有公司要他,人家都嫌他太老。 你看这落差多扎心——曾经敲代码时手指翻飞的手,如今连拧个瓶盖都觉得酸;当年在会议室跟甲方据理力争的底气,现在连去菜市场还价都磨不开面。他总说“我这脑子还没锈”,可招聘软件上的已读不回,比任何否定都伤人。 其实哪是“老了就没用”?不过是职场把“年龄”当标签,忘了经验是熬出来的宝贝。他写的代码比年轻人少踩十个坑,处理过的突发状况能当案例讲,可这些在“35岁以下”的门槛前,全成了看不见的空气。 反观他哥,一把年纪在工地上搬砖,凭力气换钱,反倒踏实。这不是说脑力不如体力,而是社会给中年人的路太窄——要么逼着你跟刚毕业的拼熬夜,要么就困在“体面”的执念里动弹不得。 我倒觉得,与其盯着“体面”二字较劲,不如把当年写代码的韧劲拿出来。他能熬夜改bug,就不能学个修家电?能拆解复杂程序,就看不懂直播带货的流程? 你们说,中年人的“机会”,是不是藏在自己不肯转弯的念头里?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下明白宗馥莉她叔为啥这么对她了!原来她叔开的美国捷尔
【164评论】【141点赞】
李加强
好用就不会短短几年换了10份工作了,这样谁敢要啊
用户71xxx17
写程序的修家电,是不是要加plc控制啊,在来一堆继电器输出 然后找个定时功能啊?
曾鹏
其实学习数控设备还来得及呢,精通么一万以上加五险一金都不难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