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研究了中国3大邻国后,美国智库一语惊人:中国不敢袭击日本。原来即使是特朗普也不得不承认,对我国发动围追堵截永远只能达到相对理想的状态和程度。美国不是万能的,可供美国驱使利用的盟友也不是那么可靠,算来算去,美国的伙伴并不多。 这份报告出自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名为《遗产还是负担?评估美国盟友在对华竞争中的作用》。它系统审计了七大联盟在八个领域的表现,包括技术封锁、金融管制、芯片替代、矿产供应、军事援助、武器共研、国际机构影响以及对全球南方的拉拢。评估标准直击痛点:盟友的能力和意愿能否真正服务于美国目标。 结果显示,日本在七个领域被评为“非常重要”,堪称战略支柱。其他亚洲伙伴则参差不齐,韩国虽经济强劲,却因半岛事务拉高美国负担;菲律宾地理位置诱人,但能力短板明显;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风险却低。欧洲盟友如英国法国虽强大,在印太作用有限,多停留在外交和技术层面。这份盘点并非空谈,而是基于卫星数据、贸易统计和访谈提炼,暴露了美国盟友体系的真实短板。 日本在报告中获最高分,其贡献覆盖军事、经济和技术全链条。军事上,日本托管5.4万美军人员,占全球一半以上,冲绳嘉手纳基地距台湾仅400英里,便于快速投送。防卫预算升至GDP的2%,采购F-35战机140余架,还开发高超音速滑翔器和鱼叉导弹,增强反舰反潜能力。经济领域,日本垄断全球90%的光刻胶市场,与美国合作推进2纳米芯片生产线,半导体设备对华出口占比47%,但严格遵守出口管制。矿产精炼上,日本掌控高纯度镓和锂氢氧化物,融资机构JBIC支持亚洲基础设施,2024年ODA达167.7亿美元,针对印太布局。报告强调,日本政治意愿坚定,2022年国家安全战略视中国为最大挑战,加入四方安全对话,推动自由开放印太。这些要素让日本成为美国低风险高回报的资产,避免了过度纠缠。 相比之下,韩国虽在半导体领域称霸,全球DRAM内存市占率71%,NAND闪存53%,但军事贡献受限。韩国托管2.8万美军,平泽营地是太平洋最大投送平台,拥有ATACMS导弹和F-35战机,造船业全球第二,2024年高价值合同达136亿美元。可报告指出,韩国部队九成资源锁定朝鲜,联合演习多指向北方,美方负担沉重,一旦半岛冲突,美军难以抽身。经济上,韩国对华出口依赖深,半导体厂15%至40%产能在中国,2023年对华FDI达35.1亿美元。虽在电池前驱体和钨矿领先,目标到2030年将中国进口依赖降至50%,但政治上平衡“经济对华、安全对美”,联合国投票与美对华一致率仅60%。这份双面性让韩国成为美国的高价值却高风险伙伴,需要额外投入拉拢。 菲律宾的评估则更现实,地理优势突出,却能力不足。吕宋岛东北部基地距台湾最近,便于导弹覆盖南海和台湾海峡,2023年扩展防御合作协议至9处站点,美方免于2025年援助削减的53亿美元安全资金。菲律宾是全球第二大镍矿和第六大钴矿生产国,储备价值1万亿美元,OSAT芯片封装厂13家,吸引美国1亿美元投资。但报告直言,其军事现代化缓慢,物流和数字基础设施薄弱,卷入南海摩擦风险最高。经济对华依赖强,2023年签署14项双边协议,电子出口历史合作密切。菲律宾在东盟和亚太经合组织有席位,但ODA微薄,联合国投票与美一致率仅37%。这份“位置好、底子薄”的定位,让菲律宾更像美国的前哨,而非核心支柱,深化合作需谨慎避险。 澳大利亚的表现中规中矩,矿产和军事支持获高分,却规模有限。澳拥有全球最大锂、石墨、钴和稀土储备,非中国第一稀土生产国,Lynas精炼厂处理镝和铽,到2034年矿产税收激励达40亿美元。军事上,达尔文港轮换美海军陆战队,廷达尔基地升级容纳B-52轰炸机,AUKUS协议下获弗吉尼亚级潜艇,采购F-35超过70架,嵌入美指挥系统。2024年导弹投资超10亿美元,包括战斧和海矛。但人口和资源规模小,对华政策摇摆,2023年民调显示42%支持涉台,公共信任美仅32%。经济上,对美FDI 1160亿美元,贸易顺差173亿美元,但对华FDI仅4.5亿美元。报告建议,将澳作为低风险补充,强化矿产伙伴关系,避免过度依赖。 欧洲盟友的角色被报告压缩为辅助。英国、法国和德国强大,但印太军事投送有限,多提供外交和技术支持。英国在四方机制活跃,法国在南海巡航,德国2024年首次派舰队。但这些国家ODA规模大,却聚焦本土,联合国投票一致率高,却难直接干预台湾或南海。报告计算,欧洲伙伴在八领域中“非常重要”比例低,更多是全球秩序的缓冲。相比亚洲,日本的全面性让欧洲显得边缘化,美国需平衡资源,避免印太孤立。
特朗普的失策,就是放弃虚张声势,过早地与东大决战。 特朗普这步棋走得是真急了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