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对中国还算不错,1987年中苏边界谈判,苏联做了对中国最有利的让步,6

红雯看国际 2025-10-13 18:33:45

戈尔巴乔夫对中国还算不错,1987年中苏边界谈判,苏联做了对中国最有利的让步,600多个岛的归属得以明确    中苏边界上,曾经枪声不断、气氛紧张,苏联坦克一度都快开到边界线了,可谁都没想到,冷战后期,苏联自己转了个弯,主动做出历史性让步。   珍宝岛、黑瞎子岛等一大批有争议的岛屿问题被摆上谈判桌,600多个岛的归属问题一次性谈妥。   这场谈判背后的关键人物,是那个让苏联自己都“嘎”了的戈尔巴乔夫,可在中苏关系这件事上,他还真不赖,留了点“遗产”给中国。   中苏之间的边界问题,不是今天才有的“新仇”,而是清朝时期留下的“老账”,中国在19世纪被迫签下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大片领土被俄国吞掉,黑龙江、乌苏里江上的岛屿归属从那时候起就埋下了争端的种子。   到了苏联时代,他们不仅继承了沙俄的边界主张,还在实际控制上下了狠手,珍宝岛就是个典型例子。   当时的中苏边界线,不是地图上的一条线,而是实打实的“火药带”,双方剑拔弩张,谁也不让谁。   进入80年代,苏联国内的问题开始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经济下行,军费压顶,阿富汗战争打得人仰马翻,东欧盟友一个个闹独立,就连蒙古也开始对苏联驻军表示不满,对外扩张玩不动了,对内改革又骑虎难下。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他要搞“新思维”,想缓和与西方的关系,也想修补和中国的裂痕,他很清楚,跟中国继续对着干,不仅没意义,还拖后腿。   于是他首次释放出改善中苏关系的信号,提出“主航道中心线”原则,意思是:岛屿归属按江中心线来划分,这话一出,中国立场就有了谈判基础。   而中国这边,邓小平看得很透,他明确提出三大条件:苏联从蒙古撤军、从阿富汗撤军、让越南从柬埔寨撤军。   你不解决这仨事,咱俩谈不拢,结果,苏联一个个地做了,中国也顺势推进边界问题谈判,1987年,中苏边界谈判正式启动。   这一次,苏联不仅松口了,还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做了大让步,最重要的,是他们接受了“主航道中心线”这个原则,意味着争议岛屿的归属,终于能按地图来定了,而不是看谁先占、谁火力猛。   这场谈判的成果,说简单也不简单:600多个江心岛的归属一锤定音,中国拿回了很多原本争议极大的岛屿,包括当年打得最凶的珍宝岛。   当然,谈判不是一蹴而就的,从1987年到1991年,中苏双方反复确认边界线,最终划定了98%的边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接手协定,2004年解决了最后的难点,黑瞎子岛问题。   从那以后,中俄之间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彻底稳定了下来,没有争议,没有冲突,只有地图上清清楚楚的线条,这在国际上都算得上是“和平谈判”的模范案例。   世界主流媒体当时都在报道这件事,甚至有西方评论说:中俄用“算账”的方式解决“老账”,比在战场上扯着嗓子喊话更成熟。   戈尔巴乔夫的让步,不是因为他有多“友好”,而是因为他没得选,苏联当时真的走到墙角了,必须通过外交换喘息,而中国这边,抓住时机、沉着应对,既展示了大国风范,也拿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次边界谈判,中国不仅收回了部分原属领土,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中俄关系的基调,从敌对到合作,从边境对峙到相互协作,都是从这一步开始的。   今天中俄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说到底,是有基础、有前提的,如果当年边界问题还悬着,中俄就不可能心平气和地谈能源、谈安全,更不可能在国际事务上互相支持。   所以说,戈尔巴乔夫虽然没能保住苏联,但他在中苏关系这块,确实做出过一次对中国有利的决定,这一让步,不仅结束了百年边界争议,更让中国在东北方向彻底稳住了阵脚。   回头看这场谈判,不是简单的“谁退了一步”,而是一次典型的外交博弈。当一个国家愿意放低姿态,不代表它软弱,而可能是战略转型的开始。   而当另一个国家能在关键时刻稳住立场,抓住机会,那就是智慧的体现,中国的边界问题,并非都能如此顺利解决,但中苏(俄)这段历史,给当代外交提供了一个样板:该硬时硬、该谈时谈,利益要争,原则更不能让。   戈尔巴乔夫留下的,也许不是什么苏联遗产,但至少在中俄边界这件事上,他给中国留了点“好印象”。   这段历史虽然过去了,但它清楚地告诉我们:国际关系不是靠拳头撑起来的,更多时候,是靠智慧、时机和战略定力一步步谈出来的。   从珍宝岛到黑瞎子岛,这不光是地图上的一笔勾勒,更是中国一段冷静、稳健、成效显著的外交实践。     在大国关系中,实力固然重要,但方向更关键,而戈尔巴乔夫在那一刻,帮中国走对了这一步。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红雯看国际

红雯看国际

国际新鲜事每天更新,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