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万万没想到,中国竟然斥巨资在西藏秘密进行了的大型工程,历时十余年在西藏这片不毛之地,建起了一座比三峡还高的“巨型充电宝”! 美国确实没料到,中国会在藏区边缘的崇山峻岭里,悄悄建起这么一座世界级的“巨型充电宝”,这就是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 从筹建到全部机组投产足足花了17年,砸进去664.57亿元真金白银,在普通人眼里荒凉的高原峡谷里,造出了比三峡还惊人的水利奇迹。 这座电站的大坝是真正的“大个子”,坝高295米,比三峡大坝足足高出110米,站在坝底往上看,就像一座直插云天的石墙,它是世界第二高的土石坝,整个坝体用土和石头堆填而成,总填筑量达到4300万立方米,要是把这些土石料铺成10米宽、1米厚的路,能绕着赤道走一圈还多。 大坝锁在海拔3000多米的雅砻江干流上,正好卡在“三江交汇”的咽喉位置,形成的水库总库容有108亿立方米,相当于770个西湖的水量全装在这里,这就是它能当“充电宝”的底气。 所谓“巨型充电宝”,核心就是能存能放。两河口水库有65.6亿立方米的调节库容,具备多年调节能力。 每年雨季雅砻江水量大的时候,它就把多余的水存起来,等到旱季或者用电高峰,再开闸放水发电,单座电站每年就能发110亿度电,足够供500万户家庭用一整年。 更厉害的是,它还能给下游的水电站“帮忙”,通过调水补能,让雅砻江中下游、金沙江甚至长江干流的电站,每年多发电342亿度,是它自身发电量的3倍,相当于凭空多了3个中型电站。 建这座电站的难度,简直是在“绝壁上盖房子”。坝址所在的峡谷是V字形,两岸全是陡峭山体,左边的高边坡最高达684米,比上海中心大厦还高50米,为了稳住这片山体,施工时用了1.6万束锚索,每束都有1吨重,再加上40万根锚杆,总用钢量达4万吨,相当于在海拔3000米的悬崖上再造了一座鸟巢体育馆。 而且这里全年有效施工时间只有200天左右,冬天冷到零下几十度,夏天暴雨不断,光是前期修公路、挖隧道、建营地就花了9年,新修了121公里公路,挖了好几条长五六公里的隧道,才把施工设备和人员送进峡谷。 电站的“心脏”藏在右岸的山肚子里,那是一座长276米、宽29米的地下厂房,里面装着6台5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 而泄洪系统更是要应对极端冲击,最大泄洪量每秒4076立方米,相当于160辆满载25吨货物的卡车同时冲过来,为了让泄洪洞能扛住这种冲击力,施工队给混凝土用上了“智能养护”技术,在墙里埋上传感器,实时调节喷淋的水温湿度,把混凝土平整度控制在2毫米以内,比瓷砖铺得还平整。 2024年10月,这座“超级水库”第一次蓄满到2865米的正常水位,标志着它的“储能”能力完全激活。 更绝的是,它还和50公里外的柯拉光伏电站连在了一起,那是海拔4600米的全球最高水光互补电站,200多万片光伏板白天发的电,要么直接送电网,要么用来辅助储能,到了晚上没太阳的时候,两河口水电站就放水发电,刚好补上缺口,让电网里的电始终稳定充足。 这座“充电宝”的绿色价值更不用多说,建设时光环保投入就超16亿元,建成后每年发的电,加上给下游电站的补偿效益,相当于每年少烧1330万吨原煤,能减少大量的污染物排放。 它还能分担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任务,预留了20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相当于给下游多了一道安全屏障,同时还能改善长江枯水期的航运条件。 从1956年开始勘测,到2024年蓄满水,中国花了近70年时间把这个设想变成现实。美国没想到,中国不仅能在高原冻土区攻克高坝、高边坡、高泄洪流速这些世界级难题,还能把水电站建成“储能枢纽”。 这背后是16万建设者扎根高原的付出,更是中国水电技术的全面突破,这座藏在峡谷里的“巨型充电宝”,已经成了西部大开发的能源支柱,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建造的硬实力。 信息来源:封面新闻——特高土石坝为什么被称为守护江河的“定水神针”?
美国万万没想到,中国竟然斥巨资在西藏秘密进行了的大型工程,历时十余年在西藏这片不
罗普娱记
2025-10-13 13:31:58
0
阅读:32